《鷓鴣天·梅蕊新妝桂葉眉》鑒賞
原文
梅蕊新妝桂葉眉。小蓮風韻出瑤池。云隨綠水歌聲轉,雪繞紅綃舞袖垂。
傷別易,恨歡遲。惜無紅錦為裁詩。行人莫便消魂去,漢渚星橋尚有期。
賞析
此詞描寫歌妓小蓮。上片寫她貌若天仙,風韻妖嬈,歌舞技藝也高妙非常。兩個對偶句,是修辭煉句的重點所在,尤見作者的功力。“云隨綠水歌聲轉,雪繞紅綃舞袖垂”,詞人抓住了歌唱的清亮高亢,以行云、流水作比喻,抓住了舞蹈的飄動回旋,以飛雪、垂袖作比喻,取得了很好的藝術效果。強調色彩,強調動態,詞句更加鮮明生動。
下片從離別相思的角度描寫小蓮的內心世界。別易歡遲,是她的總體感受,故而放在過片之處,用作引領。“惜無紅錦為裁詩”,是說詩篇、信箋無由寄送,其憂愁難以表述;結句告誡“行人”,不要斷然離去不予眷顧,牛郎、織女尚且期待著一年一度的相會,切不可讓多情的“思婦”失望。
想必此時,晏幾道已經頗為貧困潦倒,所以才會前往許田鎮做一個監稅的小官,才會感嘆連給歌女的“纏頭”之資也無從籌措。但也因為許田鎮離汴京并不遙遠,未來總有可期,所以這首離歌還是寄寓著許多希望。
晏幾道簡介
唐代·晏幾道的簡介
![晏幾道](/d/file/p/cf2fbe43b10537718fc5b563a07c293d.jpg)
晏幾道(1030-1106,一說1038—1110 ,一說1038-1112),男,漢族,字叔原,號小山,著名詞人,撫州臨川文港沙河(今屬江西省南昌市進賢縣)人。晏殊第七子。歷任潁昌府許田鎮監、乾寧軍通判、開封府判官等。性孤傲,晚年家境中落。詞風哀感纏綿、清壯頓挫。一般講到北宋詞人時,稱晏殊為大晏,稱晏幾道為小晏。《雪浪齋日記》云:“晏叔原工小詞,不愧六朝宮掖體。”如《鷓鴣天》中的“舞低楊柳樓心月,歌盡桃花扇底風”等等詞句,備受人們的贊賞。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