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鷓鴣天·佳人》鑒賞
原文
羅帶雙垂畫不成。殢人嬌態最輕盈。酥胸斜抱天邊月,玉手輕彈水面冰。
無限事,許多情。四弦絲竹苦丁寧。饒君撥盡相思調,待聽梧桐葉落聲。
賞析
上片寫琵琶歌女的外貌和彈琵琶的美妙效果。“羅帶雙垂畫不成”,正面描寫琵琶歌女的服飾?!皻徣藡蓱B最輕盈”,正面描寫琵琶歌女的容貌?!八中匦北爝呍隆?,側面描寫琵琶歌女的胸脯。如“斜抱天邊月”的胸脯,隆起的曲線美,象征著潔白潤澤的源泉。“玉手輕彈水面冰”,側面描寫琵琶歌女的琵琶聲,圓潤清脆而悅耳,頗有“間關鶯語花底滑,幽咽泉流冰下灘”(唐代白居易《琵琶行》)的韻味。前三句是從視角著筆的,后一句是從聽覺著筆的,感覺挪移,一幅亭亭玉立、窈窕淑靜的琵琶歌女,活生生地呈現在人的面前。
下片寫琵琶歌女的幽獨愁苦情態?!盁o限事,許多情”,概述了琵琶歌女所面臨的“事”“情”的纏繞。“無限”言“事”之多,“許多”言“情”之泛?!八南医z竹苦丁寧”,回答上面的泛問,“事”“情”之“苦,全反映在“四弦絲竹”的“丁寧”聲中。有“低眉信手續續彈,說盡心中無限事。”(唐代白居易《琵琶行》“別離四弦聲,相思雙笛引?!保铣汉單牡邸渡鷦e離》)之意,一個“苦”字將琵琶歌女的愁態生動地刻畫出來了?!梆埦龘鼙M相思調,待聽梧桐落葉聲”,為點題之筆。蘇軾以此襯托出琵琶歌女的幽獨愁苦的情態。
全詞,蘇軾運用描寫與烘托的筆法,寫了一位相思愁苦的琵琶歌女。“酥胸斜抱天邊月,玉手輕彈水面冰”這一聯句特別美,特寫了琵琶歌女的側面倩影,特寫了琵琶歌女彈撥琵琶所發出的“水面冰”聲。平仄得當,對仗工整,頗富現代蒙太奇表現的韻律美。最后的“梧桐落葉聲”與“缺月掛疏桐”(《卜算子·黃州定惠院寓居作》)似乎為巧合的文筆。前者以聲寫人,后者以形寫人,都是為了刻畫“幽人獨往來,縹渺孤鴻影”歌女形象的,有異曲同工之妙。
蘇軾簡介
唐代·蘇軾的簡介
![蘇軾](/d/file/p/15791ffa9f2e4fdffa6a818acd42d395.jpg)
蘇軾(1037-1101),北宋文學家、書畫家、美食家。字子瞻,號東坡居士。漢族,四川人,葬于潁昌(今河南省平頂山市郟縣)。一生仕途坎坷,學識淵博,天資極高,詩文書畫皆精。其文汪洋恣肆,明白暢達,與歐陽修并稱歐蘇,為“唐宋八大家”之一;詩清新豪健,善用夸張、比喻,藝術表現獨具風格,與黃庭堅并稱蘇黃;詞開豪放一派,對后世有巨大影響,與辛棄疾并稱蘇辛;書法擅長行書、楷書,能自創新意,用筆豐腴跌宕,有天真爛漫之趣,與黃庭堅、米芾、蔡襄并稱宋四家;畫學文同,論畫主張神似,提倡“士人畫”。著有《蘇東坡全集》和《東坡樂府》等。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