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寄贈薛濤》鑒賞
原文
錦江滑膩蛾眉秀,幻出文君與薛濤。
言語巧偷鸚鵡舌,文章分得鳳凰毛。
紛紛辭客多停筆,個個公卿欲夢刀。
別后相思隔煙水,菖蒲花發五云高。
賞析
元稹以其艷詩和悼亡詩而聞名,但他的用情不一和對薛濤的始亂終棄,一直被后人詬病。而且,其妻韋氏去世當年,元稹便在江陵府納妾,不少人認為他口是心非。此詩是元稹寫給薛濤的回信,為表達離別之后的對薛濤思念之情。
詩作所云,單就作品內容而言,幾乎全是對薛濤的贊美。“錦江滑膩峨嵋秀,幻出文君與薛濤”,說薛濤為山川名秀所生,同時又以卓文君類比。“滑膩”、“秀”等贊美之詞,作者信手拈來,用詞巧妙。接下來的兩聯則說其巧于言語,極具文才,擅長文詞的人都紛紛擱筆,公侯們也都自愧弗如。而末二句“別后相思隔煙水,菖蒲花發五云高”,可以看出還是寄寓了作者很深的緬懷之情的。“菖蒲花發五云高”,這是婉曲表示自己思慕薛濤,而又無由相會的惆悵心情。據說菖蒲花不易開,開則人以為祥。“菖蒲花”在此暗喻薛濤,所謂“菖蒲花發”,句面意思是說自己曾見過這種不易開的花,實際即說自己與薛濤曾有親密交往。“五云高”即空望美人居處而不可及之。這句寫得甚為含蓄。
此詩就思想性而言,無甚可取。不過是極贊薛濤人才、詩才及辭令之美,表示自己無由再會而悵然相戀之情。然全篇一氣貫下,渾然成章,亦是才子佳人相贈的得意之筆。
元稹簡介
唐代·元稹的簡介
元稹(779年-831年,或唐代宗大歷十四年至文宗大和五年),字微之,別字威明,唐洛陽人(今河南洛陽)。父元寬,母鄭氏。為北魏宗室鮮卑族拓跋部后裔,是什翼犍之十四世孫。早年和白居易共同提倡“新樂府”。世人常把他和白居易并稱“元白”。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