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風(fēng)函谷應(yīng)詔》翻譯及注釋
秋風(fēng)起函谷,勁氣動河山。
譯文:秋風(fēng)從函谷關(guān)吹起,凌冽的寒氣驚動了河山。
注釋:函谷:關(guān)名,古關(guān)在今河南靈寶縣東北。勁氣:《初學(xué)記》中又作“朔氣”,凜冽的寒氣。
偃松千嶺上,雜雨二陵間。
譯文:偃松生長在千山萬嶺之上,雜雨飄落在南陵北陵之間。
注釋:偃松:常綠小喬木,分枝很多,大枝伏在地面上,末端斜面向上,針狀葉,雄花黃色,雌花紫色,球果紫褐色,種子略呈卵形。二陵:在崤山(今河南洛寧縣北,西接陜縣界,東接澠池縣界)有兩山,相距三十五里,又稱二陵,南陵傳為夏桀的祖父夏后皋之墓,北陵為周文王避風(fēng)雨之處。
低云愁廣隰,落日慘重關(guān)。
譯文:愁云慘淡地壓在廣闊的低谷,落日斜照著雄關(guān)一派黯淡。
注釋:隰:低濕的地方。
此時飄紫氣,應(yīng)驗真人還。
譯文:此時山間飄起了紫氣,應(yīng)是驗證了真人回還。
注釋:紫氣:傳說老子西游,函谷關(guān)令尹喜見有紫氣東來,知有圣人將要過關(guān),果然老子騎著青牛來了,尹喜便請他寫下了《道德經(jīng)》。
徐惠簡介
唐代·徐惠的簡介
![徐惠](/d/file/p/49b0867b2277b7f3c74a5c08fb36fc48.jpg)
徐惠(公元627年―公元650年),湖州長城人(今長興人),唐太宗李世民的妃嬪。生于貞觀元年(公元627年)。年少時便才華出眾。唐太宗聽說后,將她納為才人。后被封為婕妤,接著又升為充容。貞觀末年,唐太宗頻起征伐、廣修宮殿。徐惠上疏極諫,剖析常年征伐、大興土木之害。唐太宗認可了她的看法并對她厚加賞賜。貞觀二十三年(公元649年),唐太宗駕崩,徐惠哀慕成疾,不肯服藥,又作七言詩和連珠以示愛慕。永徽元年(公元650年)病逝,年僅二十四,被追封賢妃,陪葬昭陵石室。
...〔 ? 徐惠的詩(5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