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鷓鴣天·十里樓臺倚翠微》翻譯及注釋
十里樓臺倚翠微。百花深處杜鵑啼。殷勤自與行人語,不似流鶯取次飛。
譯文:春天,詩人在偎依著青山的十里樓臺邊,聽見了從盛開的百花深處傳來的杜鵑啼叫聲。那聲聲杜鵑鳴就像和行道中人說話似的,與那隨意飛飛停停的流鶯不同。
注釋:翠微:青翠的山氣,此指青翠掩映的山間幽深處。杜鵑:又名杜宇、子規,叫聲像“不如歸去”;啼:叫。行人:離別在外的游子。流鶯:指黃鶯。取次:隨意、任意。
驚夢覺,弄晴時。聲聲只道不如歸。天涯豈是無歸意,爭奈歸期未可期。
譯文:在晴明的春日,杜鵑不斷賣弄它那“不如歸去”的“殷勤”的叫聲,“行人”似從夢中驚醒。這“行人”豈是不想回家啊,只是回家的日子還不能期望定下啊。
注釋:驚夢覺:從睡夢中驚醒;弄晴時:弄指賣弄,杜鵑在晴明的春日賣弄自己的叫聲。不如歸:杜鵑的叫聲像“不如歸去”。爭奈:怎奈。驚夢”兩句:在晴朗溫和的春日,杜鵑似乎在賣弄叫聲,將客人砂夢中驚醒。未可期:未可肯定的意思。“期“,必韻意思。
晏幾道簡介
唐代·晏幾道的簡介
![晏幾道](/d/file/p/cf2fbe43b10537718fc5b563a07c293d.jpg)
晏幾道(1030-1106,一說1038—1110 ,一說1038-1112),男,漢族,字叔原,號小山,著名詞人,撫州臨川文港沙河(今屬江西省南昌市進賢縣)人。晏殊第七子。歷任潁昌府許田鎮監、乾寧軍通判、開封府判官等。性孤傲,晚年家境中落。詞風哀感纏綿、清壯頓挫。一般講到北宋詞人時,稱晏殊為大晏,稱晏幾道為小晏。《雪浪齋日記》云:“晏叔原工小詞,不愧六朝宮掖體。”如《鷓鴣天》中的“舞低楊柳樓心月,歌盡桃花扇底風”等等詞句,備受人們的贊賞。
...〔 ? 晏幾道的詩(329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