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醉高歌·感懷》翻譯及注釋
十年燕月歌聲,幾點吳霜鬢影。西風吹起鱸魚興,已在桑榆暮景。
譯文:十年京城觀賞燕月、笙歌宴舞的生活,到吳地后兩鬢已是白霜點點。西風吹起,興起思歸品鱸魚之念,而此時人已經步入晚年。
注釋:中呂:宮調名,元曲常用宮調之一。醉高歌:中呂宮曲牌名,亦入正宮。又名“最高樓”,小令兼用。燕月歌聲:用戰國時荊軻的掌故。燕,指元京城大都。霜:喻指白發。一說“吳霜”即指江南的寒霜。“西風”句:用西晉張翰的典故。此處作賓語,指思念故鄉。已在:一作“晚節”。桑榆晚景:原指日落景象。此處喻年老。東隅,指日出處;桑榆,指日落處。
榮枯枕上三更,傀儡場頭四并。人生幻化如泡影,那個臨危自省?
譯文:人生的發達與衰敗,官場上的良辰、美景、賞心、樂事,都是幻化泡影,人世無常榮華富貴不過過眼云煙。
注釋:傀儡場:演傀儡戲的場所。亦喻指官場。榮枯:喻人世的盛衰、窮達。四并:指良辰、美景、賞心、樂事四者同時遭逢。
岸邊煙柳蒼蒼,江上寒波漾漾。陽關舊曲低低唱,只恐行人斷腸。
譯文:長江畔,翠柳含煙,遠遠望去,一片青翠莽蒼;微風拂起,江水波光粼粼,似乎帶有一絲寒意。道別后,只聽得那令人斷腸的《陽關》舊曲在低低吟唱,因為害怕遠行者聽到后會更加感傷。
十年舊劍長吁,一曲琵琶暗許。月明江上別湓浦,愁聽蘭舟夜雨。
譯文:多年的為官生涯令人感嘆,一曲琵琶傳遞思緒;與友人分別,在月白風清的夜晚乘船離開九江,最怕在木蘭舟中聽那淅淅瀝瀝的夜雨聲。
注釋:十年:多年。書劍:指文人的游宦生涯。長吁:即長嘆,指多年的為官生涯真令人感嘆。暗許:暗中許諾。湓浦:即湓水。
張弘范簡介
唐代·張弘范的簡介
張弘范(1238年—1280年),字仲疇,易州定興人,元朝初期重要將領,名將張柔第九子,曾參加過襄陽之戰,后跟隨元帥伯顏南下攻打南宋,是忽必烈滅宋之戰的主要指揮者,曾擊敗南宋將領文天祥與張世杰,官居江東道宣慰使,深受元世祖忽必烈的器重。至元十七年(1280年)正月十日病死,時年四十三歲。元世祖贈予銀青榮祿大夫、平章政事,予謚武烈。元武宗至大四年(1311年),加贈推忠效節翊運功臣、太師、開府儀同三司、上柱國、齊國公,改謚忠武。元仁宗延祐五年(1319年),加贈“保大功臣”,加封淮陽王,予謚獻武。
...〔 ? 張弘范的詩(153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