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初臨·天龍寺是高歡避暑宮舊址》翻譯及注釋
賀六渾來,主三軍隊,壺關王氣曾分。人說當年。離宮筑向云根。燒煙一片氤氳,想香姜、古瓦猶存。琵琶何處?聽殘《敕勒》,銷盡英魂。
譯文:北齊神武帝高歡,英勇善戰可主三軍顛覆,顛覆北魏以建齊。本地人告訴我別看這兒是一片怪石崢嶸,當年高歡的避暑宮卻就建筑在這片山石之上!如今宮雖亡,天龍寺的香火卻仍極盛,在那一片氤氳的煙氣之下,想來也還剩有當年“香姜閣”的古瓦吧?當年伴著琵琶高歌《敕勒歌》的“英靈”(指高歡)如今安在?只有這一曲《敕勒歌》還在至今流傳人間!
注釋:賀六渾:即高歡。東魏權臣,北齊王朝奠基人,史稱北齊神武帝。壺關王氣曾分:這里的“壺關王氣曾分”即詠寫高歡的“裂魏建齊”的“王業”。氤氳:彌漫的煙氣。
霜鷹自去,青雀空飛,畫樓十二,冰井無痕。春風裊娜,依然芳草羅裙。驅馬斜陽,到鳴鐘、佛火黃昏。伴殘僧、千山萬山,涼月松門。
譯文:射獵之事已逝,“王業”也已泯滅,曾經造了無數亭臺樓閣,但而今卻也無痕無跡了。歲月流逝,此地仍是春風春草,游女游冶。驅馬游覽漸至黃昏,滿耳所聽,唯聞佛寺晚鐘;舉目所望,唯見山月松門。
注釋:霜鷹自去:高歡有次與劉貴、尉景等人射獵,放一白鷹(故曰“霜鷹”)。不料有一赤兔,奔入茅屋,鷹逐于后,結果被屋內之狗把鷹、兔全都咬死。高歡于是怒而射殺其狗。這里言“霜鷹自去”,即言其射獵之事已逝矣。
朱彝尊簡介
唐代·朱彝尊的簡介
朱彝尊(1629~1709),清代詩人、詞人、學者、藏書家。字錫鬯,號竹垞,又號驅芳,晚號小長蘆釣魚師,又號金風亭長。漢族,秀水(今浙江嘉興市)人。康熙十八年(1679)舉博學鴻詞科,除檢討。二十二年(1683)入直南書房。曾參加纂修《明史》。博通經史,詩與王士禎稱南北兩大宗。作詞風格清麗,為浙西詞派的創始者,與陳維崧并稱朱陳。精于金石文史,購藏古籍圖書不遺余力,為清初著名藏書家之一。
...〔 ? 朱彝尊的詩(233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