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風流子·茅舍槿籬溪曲》翻譯及注釋
茅舍槿籬溪曲,雞犬自南自北。菰葉長,水葓開,門外春波漲綠。聽織,聲促,軋軋鳴梭穿屋。
譯文:茅草的房,槿木的籬,一條彎彎的小溪,雞犬各踞南北在自由嬉戲。茭白搖著長長的綠葉,蕹菜開滿了小花,門外的溪水,漲滿了春的濃綠。聽織機響處,軋軋聲急。歡快的梭鳴穿透屋墻,唱著農家的田園曲。
注釋:槿籬:密植槿樹作為籬笆。槿,落葉灌木。溪曲:小溪彎曲處。菰葉:多年生草本植物,多生于中國南方淺水中。春天生新芽,嫩莖名茭白,可作蔬菜。水葓:即蕹菜,生于路旁和水邊濕地,莖中空,亦稱空心菜。綠:一作“淥”。聽織:聽織布聲。促:急促。軋軋:象聲詞。
孫光憲簡介
唐代·孫光憲的簡介
孫光憲(901-968),字孟文,自號葆光子,屬雞,出生在陵州貴平(今屬四川省仁壽縣東北的向家鄉貴坪村)。仕南平三世,累官荊南節度副使、朝議郎、檢校秘書少監,試御史中丞。入宋,為黃州刺史。太祖乾德六年卒。《宋史》卷四八三、《十國春秋》卷一○二有傳。孫光憲“性嗜經籍,聚書凡數千卷。或手自鈔寫,孜孜校讎,老而不廢”。著有《北夢瑣言》、《荊臺集》、《橘齋集》等,僅《北夢瑣言》傳世。詞存八十四首,風格與“花間”的浮艷、綺靡有所不同。劉毓盤輯入《唐五代宋遼金元名家詞集六十種》中,又有王國維緝《孫中丞詞》一卷。
...〔 ? 孫光憲的詩(61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