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蒿里行》翻譯及注釋
關東有義士,興兵討群兇。
譯文:關東的仗義之士都起兵討伐那些兇殘的人。
注釋:關東:函谷關(今河南靈寶西南)以東。義士:指起兵討伐董卓的諸州郡將領。討群兇:指討伐董卓及其黨羽。
初期會盟津,乃心在咸陽。
譯文:最初約會各路將領訂盟,同心討伐長安董卓。討伐董卓的各路軍隊匯合以后,卻各有自己的打算。
注釋:初期:本來期望。盟津:即孟津(今河南孟縣南)。乃心:其心,指上文“義士”之心。咸陽:秦時的都城,此借指長安,當時獻帝被挾持到長安。
軍合力不齊,躊躇而雁行。
譯文:力不齊一,互相觀望,誰也不肯率先前進。
注釋:力不齊:指討伐董卓的諸州郡將領各有打算,力量不集中。齊:一致。躊躇:猶豫不前。雁行:飛雁的行列,形容諸軍列陣后觀望不前的樣子。此句倒裝,正常語序當為“雁行而躊躇”。
勢利使人爭,嗣還自相戕。
譯文:勢利二字引起了諸路軍的爭奪,隨后各路軍隊之間就自相殘殺起來。
注釋:嗣:后來。還:同“旋”,不久。自相戕:自相殘殺。當時盟軍中的袁紹、公孫瓚等發生了內部的攻殺。
淮南弟稱號,刻璽于北方。
譯文:袁紹的堂弟袁術在淮南稱帝號,袁紹謀立傀儡皇帝在北方刻了皇帝印璽。
注釋:。刻璽句:指公元191年(初平二年)袁紹謀廢獻帝,想立幽州牧劉虞為皇帝,并刻制印璽。璽,印,秦以后專指皇帝用的印章。
鎧甲生蟣虱,萬姓以死亡。
譯文:由于戰爭連續不斷,士兵長期脫不下戰衣,鎧甲上生滿了蟣虱,眾多的百姓也因連年戰亂而大批死亡。
注釋:鎧甲句:由于長年戰爭,戰士們不脫戰服,鎧甲上都生了虱子。鎧甲,古代的護身戰服。鎧,就是甲。蟣,虱卵。萬姓:百姓。以:因此。
白骨露於野,千里無雞鳴。
譯文:尸骨曝露于野地里無人收埋,千里之間沒有人煙,聽不到雞鳴。
生民百遺一,念之斷人腸。
譯文:一百個老百姓當中只不過剩下一個還活著,想到這里令人極度哀傷。
注釋:生民:百姓。遺:剩下。
曹操簡介
唐代·曹操的簡介
曹操(155年-220年正月庚子),字孟德,一名吉利,小字阿瞞,沛國譙(今安徽亳州)人,漢族。東漢末年杰出的政治家、軍事家、文學家、書法家。三國中曹魏政權的締造者,其子曹丕稱帝后,追尊為武皇帝,廟號太祖。曹操精兵法,善詩歌,抒發自己的政治抱負,并反映漢末人民的苦難生活,氣魄雄偉,慷慨悲涼;散文亦清峻整潔,開啟并繁榮了建安文學,給后人留下了寶貴的精神財富,史稱建安風骨,魯迅評價其為“改造文章的祖師”。同時曹操也擅長書法,尤工章草,唐朝張懷瓘在《書斷》中評其為“妙品”。
...〔 ? 曹操的詩(60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