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羌村三首·其三》翻譯及注釋
群雞正亂叫,客至雞斗爭。
譯文:成群的雞正在亂叫,客人來時,雞又爭又斗。
注釋:正:一作“忽”。斗爭,爭斗;搏斗。一作“正生”。
驅雞上樹木,始聞叩柴荊。
譯文:把雞趕上了樹端,這才聽到有人在敲柴門。
注釋:柴荊:猶柴門,也有用荊柴、荊扉的。最初的叩門聲為雞聲所掩,這時才聽見,所以說“始聞”。按養雞之法,今古不同,南北亦異。
父老四五人,問我久遠行。
譯文:四五位村中的年長者,來慰問我由遠地歸來。
注釋:問:問遺,即帶著禮物去慰問人,以物遙贈也叫做“問”。父老們帶著酒來看杜甫,所以說“問我”。
手中各有攜,傾榼濁復清。
譯文:手里都帶著禮物,從榼里往外倒酒,酒有的清,有的濁。
注釋:榼:酒器。濁清,指酒的顏色。
莫辭酒味薄,黍地無人耕。
譯文:一再解釋說:“酒味之所以淡薄,是由于田地沒人去耕耘。
注釋:苦辭酒味薄:是說苦苦地以酒味劣薄為辭。苦辭,就是再三地說,覺得很抱歉似的,寫出父老們的淳厚。苦,一作“莫”。黍,黍子。
兵戈既未息,兒童盡東征。
譯文:戰爭尚未停息,年輕人全都東征去了。”
注釋:兵革:一作“兵戈”,指戰爭。童,一作“郎”。
請為父老歌:艱難愧深情!
譯文:請讓我為父老歌唱,在艱難的日子里,感謝父老攜酒慰問的深情。
注釋:請為父老歌:一來表示感謝,二來寬解父老。但因為是強為歡笑,所以“歌”也就變成了“哭”。“艱難”句就是歌詞。從這里可以看到人民的品質對詩人的感化力量。
歌罷仰天嘆,四座淚縱橫。
譯文:吟唱完畢,我不禁仰天長嘆,在座的客人也都熱淚縱橫不絕,悲傷之至。
杜甫簡介
唐代·杜甫的簡介
杜甫(712-770),字子美,自號少陵野老,世稱“杜工部”、“杜少陵”等,漢族,河南府鞏縣(今河南省鞏義市)人,唐代偉大的現實主義詩人,杜甫被世人尊為“詩圣”,其詩被稱為“詩史”。杜甫與李白合稱“李杜”,為了跟另外兩位詩人李商隱與杜牧即“小李杜”區別開來,杜甫與李白又合稱“大李杜”。他憂國憂民,人格高尚,他的約1400余首詩被保留了下來,詩藝精湛,在中國古典詩歌中備受推崇,影響深遠。759-766年間曾居成都,后世有杜甫草堂紀念。
...〔 ? 杜甫的詩(1134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