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浣溪沙·轉燭飄蓬一夢歸》翻譯及注釋
轉燭飄蓬一夢歸,欲尋陳跡悵人非。天教心愿與身違。
譯文:真是世事變幻莫測,像那風搖燭火一樣飄忽不定,又像是漂流的浮萍一樣,最終只是如夢一場,想要尋找往昔的舊痕,可已是物是人非,能到哪里去尋找呢?隔著重重山水。這就是天意如此吧。讓我的內心所想與實際情況相反。
注釋:轉燭:風吹燭火。這里用來比喻世事變幻莫測。飄蓬:飄動的蓬草,這里比喻人世滄桑,飄泊不定。蓬,蓬草,多年生草本植物,枯后根斷,遇風飛旋,故又稱飛蓬。陳跡:過去事情遺留下來的痕跡。悵:悵惘,不如意。教:讓,令。
待月池臺空逝水,蔭花樓閣漫斜暉,登臨不惜更沾衣。
譯文:我站在池塘上,看著流水無情空自流淌,那高大樓閣的陰涼遮住了花草樹木,我注視著傍晚的陽光,眼前滿是夕陽的余暉,登高望遠,再也看不到往昔熟悉的身影,看不到日思夜想的古國山河,我禁不住流淚滿面,任那淚水沾濕衣襟,就讓他痛快地流個夠吧。
注釋:待月:這里暗指夜深人靜時情人私下約會。池臺:池苑樓臺。逝水:逝去的流水,常用來比喻已過去的時間或事情。蔭花:《全唐詩》中作“映花。蔭,隱藏,遮擋。漫;同“謾”,彌漫。斜暉:傍晚的光輝。沾:沾濕,浸潤。
李煜簡介
唐代·李煜的簡介
![李煜](/d/file/p/90a16c77796e1d7792b8d8caccc0b4a8.jpg)
李煜,五代十國時南唐國君,961年-975年在位,字重光,初名從嘉,號鐘隱、蓮峰居士。漢族,彭城(今江蘇徐州)人。南唐元宗李璟第六子,于宋建隆二年(961年)繼位,史稱李后主。開寶八年,宋軍破南唐都城,李煜降宋,被俘至汴京,封為右千牛衛(wèi)上將軍、違命侯。后因作感懷故國的名詞《虞美人》而被宋太宗毒死。李煜雖不通政治,但其藝術才華卻非凡。精書法,善繪畫,通音律,詩和文均有一定造詣,尤以詞的成就最高。千古杰作《虞美人》、《浪淘沙》、《烏夜啼》等詞。在政治上失敗的李煜,卻在詞壇上留下了不朽的篇章,被稱為“千古詞帝”。
...〔 ? 李煜的詩(81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