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蓮浦謠》翻譯及注釋
鳴橈軋軋溪溶溶,廢綠平煙吳苑東。
譯文:每劃一下槳時就發(fā)出軋軋的輕響,船下小溪水波蕩漾。吳苑東邊那荒蕪的綠野上,煙霧漫地而起。
注釋:鳴橈:謂開船。軋軋:象聲詞。溶溶:水流盛大貌。廢綠:荒蕪的綠野。平煙:謂漫地而起的煙霧。吳苑:即長洲苑,吳王之苑。
水清蓮媚兩相向,鏡里見愁愁更紅。
譯文:水流清澈見底,美麗的蓮花和嬌媚的人臉兩兩相對,水平如鏡,清清水里映出了那因愁而紅的臉。
注釋:兩相向:指女子和水中蓮花兩相對。鏡:指清澈的水面。
白馬金鞭大堤上,西江日夕多風浪。
譯文:在那岸邊的大堤上騎著白馬手持金鞭的少年啊,太陽即將西下已近黃昏,西江可是風浪很大的呀。
注釋:金鞭:一作“金鞍”。西江:唐人多稱長江中下游為西江。此指南京市西的一段長江。
荷心有露似驪珠,不是真圓亦搖蕩。
譯文:看那片荷葉上沾著一滴露珠,就好似驪珠一樣,雖然這露珠不是真圓,但它也在那里搖擺晃蕩著。
注釋:驪珠:寶珠。傳說出自驪龍頷下,故名。搖蕩:搖擺晃蕩。
溫庭筠簡介
唐代·溫庭筠的簡介
溫庭筠(約812—866)唐代詩人、詞人。本名岐,字飛卿,太原祁(今山西祁縣東南)人。富有天才,文思敏捷,每入試,押官韻,八叉手而成八韻,所以也有“溫八叉”之稱。然恃才不羈,又好譏刺權(quán)貴,多犯忌諱,取憎于時,故屢舉進士不第,長被貶抑,終生不得志。官終國子助教。精通音律。工詩,與李商隱齊名,時稱“溫李”。其詩辭藻華麗,秾艷精致,內(nèi)容多寫閨情。其詞藝術(shù)成就在晚唐諸詞人之上,為“花間派”首要詞人,對詞的發(fā)展影響較大。在詞史上,與韋莊齊名,并稱“溫韋”。存詞七十余首。后人輯有《溫飛卿集》及《金奩集》。
...〔 ? 溫庭筠的詩(342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