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江月·粉面都成醉夢》翻譯及注釋
粉面都成醉夢,霜髯能幾春秋。來時誦我伴牢愁。一見尊前似舊。
譯文:妻之美貌都成為了醉夢,已成過去,而我鬢白余生有幾?初見之初即誦我的抒寫愁懷之作,一看便知能與我同甘共苦者。
注釋:西江月:唐教坊曲名,后用為詞牌名,又名“白蘋香”“步虛詞”“江月令”等。正體雙調五十字,前后段各四句兩平韻一葉韻。粉面:粉嫩潔白之面。陸暢《解內人嘲》詩:“粉面仙郎選圣朝,偶逢秦女學吹簫。”伴牢愁:楚辭篇名,漢揚雄著。《漢書·揚雄傳》:“又旁《離騷》作一篇,名曰《廣騷》,又旁《惜誦》以下至《懷沙》為一卷,名曰《畔牢愁》。”注:“李奇曰:畔,離也。牢,聊也。與君相離,愁而無聊也。”
詩在陰何側畔,字居羅趙前頭。錦囊來往幾時休。已遣蛾眉等候。
譯文:你的詩作與六朝詩人陰鏗和何遜水平相近,書法則在羅叔景趙元嗣之上,詩囊往來什么適合才能停止,每次歸來,你早遣蛾眉迎候,為我整理詩囊。
注釋:“詩在”句:引自杜甫《解悶》十二首:“陶冶性情存底物,新詩改罷自長吟。熟知二謝將能事,頗學陰何苦用心。”陰何:謂六朝詩人陰鏗和何遜。“字居”句:引自《晉書·衛恒傳》:“恒作四體書勢曰:羅叔景、趙元嗣者,與張伯英并時,見稱于西州,故英自稱上比于崔、杜不足,下方羅、趙有余。”蘇軾《次韻孫莘老見贈》詩:“龔、黃側畔難言政,羅、趙前頭且眩書。”“錦囊”:用李賀錦囊尋詩事。錦囊來往:出自《新唐書·李賀傳》:“每旦日出,騎弱馬,從小奚奴,背古錦囊,遇所得,書投囊中,及暮歸,足成之。”
辛棄疾簡介
唐代·辛棄疾的簡介
![辛棄疾](/d/file/p/265954a6eedae9323d3354a2d5b6ed2d.jpg)
辛棄疾(1140-1207),南宋詞人。原字坦夫,改字幼安,別號稼軒,漢族,歷城(今山東濟南)人。出生時,中原已為金兵所占。21歲參加抗金義軍,不久歸南宋。歷任湖北、江西、湖南、福建、浙東安撫使等職。一生力主抗金。曾上《美芹十論》與《九議》,條陳戰守之策。其詞抒寫力圖恢復國家統一的愛國熱情,傾訴壯志難酬的悲憤,對當時執政者的屈辱求和頗多譴責;也有不少吟詠祖國河山的作品。題材廣闊又善化用前人典故入詞,風格沉雄豪邁又不乏細膩柔媚之處。由于辛棄疾的抗金主張與當政的主和派政見不合,后被彈劾落職,退隱江西帶湖。
...〔 ? 辛棄疾的詩(792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