曉發石門渡湍水道中
[金朝]:元好問
疏星淡秋明,陰霞絢朝映。
積雨成坐愁,晨光動幽興。
石門歸馭引,湍浦漁舠并。
曠蕩萬景新,歸藏四山靜。
平湖風漪綠,遠岸秋沙凈。
洋洋游魚逝,泛泛輕鷗泳。
隱顯乖夙心,感遇見真性。
倦游時自悼,違己將安竟。
憂端從中來,茫茫發孤詠。
疏星淡秋明,陰霞絢朝映。
積雨成坐愁,晨光動幽興。
石門歸馭引,湍浦漁舠并。
曠蕩萬景新,歸藏四山靜。
平湖風漪綠,遠岸秋沙淨。
洋洋遊魚逝,泛泛輕鷗泳。
隱顯乖夙心,感遇見真性。
倦遊時自悼,違己將安竟。
憂端從中來,茫茫發孤詠。
唐代·元好問的簡介
元好問,字裕之,號遺山,太原秀容(今山西忻州)人;系出北魏鮮卑族拓跋氏,元好問過繼叔父元格;七歲能詩,十四歲從學郝天挺,六載而業成;興定五年(1221)進士,不就選;正大元年(1224 ),中博學宏詞科,授儒林郎,充國史院編修,歷鎮平、南陽、內鄉縣令。八年(1231)秋,受詔入都,除尚書省掾、左司都事,轉員外郎;金亡不仕,元憲宗七年卒于獲鹿寓舍;工詩文,在金元之際頗負重望;詩詞風格沉郁,并多傷時感事之作。其《論詩》絕句三十首在中國文學批評史上頗有地位;作有《遺山集》又名《遺山先生文集》,編有《中州集》。
...〔
? 元好問的詩(549篇) 〕
宋代:
趙蕃
天公知君有此畫,要遣題詩與當價。故令欲雪還弄晴,盡日神機不容暇。
毫端自出右丞維,孫郎一見欣得之。寫真命意兩俱盛,我今落筆胡能奇。
天公知君有此畫,要遣題詩與當價。故令欲雪還弄晴,盡日神機不容暇。
毫端自出右丞維,孫郎一見欣得之。寫真命意兩俱盛,我今落筆胡能奇。
唐代:
韓翃
掛席逐歸流,依依望虎丘。殘春過楚縣,夜雨宿吳洲。
野寺吟詩入,溪橋折筍游。到官無一事,清靜有諸侯。
掛席逐歸流,依依望虎丘。殘春過楚縣,夜雨宿吳洲。
野寺吟詩入,溪橋折筍遊。到官無一事,清靜有諸侯。
清代:
成鷲
東去清溪水,水清能照人。我來住行腳,獨立見閒身。
紅桕當孤店,青山在隔鄰。風塵暗前路,誰復是知津。
東去清溪水,水清能照人。我來住行腳,獨立見閒身。
紅桕當孤店,青山在隔鄰。風塵暗前路,誰複是知津。
明代:
林光
誰道君門萬里遙,君恩寸尺也難消。非緣截發天無二,安得旌門詔有條。
節義昭彰孫子職,綱常扶植圣明朝。貞嫠自古皆無為,九死何心向紫霄。
誰道君門萬裡遙,君恩寸尺也難消。非緣截發天無二,安得旌門詔有條。
節義昭彰孫子職,綱常扶植聖明朝。貞嫠自古皆無為,九死何心向紫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