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韻和孫勉教授
汝陰先生學雖興,官職冷靜真如冰。門前鳥雀可羅網,甑中埃墨隨炊蒸。
收拾人才妙長養,落筆雖誤猶成蠅。至于敗群亦不受,畫脂徒費知難凝。
從來說詳富學海,發揮春秋破晻曖。仲舒玉杯足瑕颣,中散珠船不光彩。
著書固知非一日,作詩又欲重千載。公卿爭迎為上客,信知淮楚文章伯。
應許曹參避正堂,未甘賈誼虛前席。男兒富貴固有時,如何宦達微愆期。
袞衣繡裳畢竟在,祇是即今髭鬢改。平生耿介性不容,凜凜勁節凌秋風。
金華中丞最稱賞,惜也未老先龍鐘。去人闔棺命云促,浮生瞬息風中燭。
華萼飄零不得歸,涕淚數行悲手足。顧予未放雪滿顛,乞得清潁如升仙。
喜聞故人在學校,宛若見面初開箋。揚州騎鶴未足羨,便欲共醉花中間。
西湖風景事事好,不似吳越惟無山。海棠方恨我來遲,君欲歸去將何之。
期向圣時同盡瘁,況復交情淡如水。他年若和傅說羹,免使鹽梅鼎顛趾。
陸佃簡介
唐代·陸佃的簡介
![陸佃](/d/file/p/b0264e8f4ff2f5fb5e0b3b7dc7d62069.jpg)
陸佃,宋熙寧三年(1070)進士,授蔡州推官、國子監直講。元豐時擢中書舍人、給事中。哲宗時徙知鄧州、泰州、海州。徽宗即位,召為禮部侍郎,命修《哲宗實錄》。后拜尚書右丞,轉左丞(副宰相)。家貧苦學,映月讀書。過金陵受教于王安石。安石當問新政于佃,佃曰:“法非不善,但恐推行不能如本意。”熙寧三年(公元一〇七〇年),擢進士甲科,調蔡州推官召為國子監直講。安石以佃不附已,專付之經術,不復咨以政。徽宗時,為尚書右丞。每欲參用元祐人才,遂低佃名在黨籍,能為中大夫,知亳州。
...〔 ? 陸佃的詩(201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