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日獨酌二首譯文及注釋
譯文
東風吹來了美好之氣,水與樹木榮耀著春天的光輝。
太陽照耀著綠草,花兒在枝頭散落飄飛。
孤云在日暮時還回空山,眾鳥也各自還巢而歸。
這些物體都有所寄托,我的殘生卻孤獨無依。
對著這映在石上的月光,無奈何只有在芳草中長歌沉醉。
我曾有修煉成仙的向往,也緬懷隱居江湖之間。
現在惟有對著面前的這壺酒,淡然萬事而落得孤閑。
倚著高松且將弦琴橫放,把著酒杯佇望著遠山。
飛鳥在長空中飛盡,孤云在落日中回還。
只是悲傷我老衰如同這光景已晚,轉眼間已成了凋悴的容顏。
注釋
扇淑氣:《南史·衡陽王義季傳》:“陽和扇氣,播厥之始。” 《文選》卷二八陸機《悲哉行》:“蕙草饒淑氣,時鳥多好音?!睆堛娮ⅲ骸笆?,美也。” 唐太宗《春日玄武門宴群臣》:“詔光開令序,淑氣動芳年。”
水木句:咸本作水本。誤。
歌醉:蕭本、玉本、郭本、劉本、嚴評本、全唐詩本、王本俱作醉歌。全唐詩本注云:“一作歌醉?!?/p>
紫霞想:謂升仙。陸機《前緩聲歌》:“輕舉乘紫霞?!?/p>
州間:謂隱居江湖。
且:蕭本、玉本、郭本、劉本、朱本、嚴評本、全唐詩本俱作思。全唐詩本注:“一作且?!?/p>
但悲句:悲,蕭本、玉本、郭本、劉本、嚴評本、全唐詩本、王本俱作恐。光:朱本作佳。
宿昔:早晚之意,謂時間短暫。秋顏,老衰的容顏。
春日獨酌二首創作背景
唐肅宗上元二年(761年)冬李白因貧病來投當涂令李陽冰,次年初春,病稍好轉,起居有能,但終因年老、求仙不得而產生“吾生無依”的孤獨。這組詩即創作于此時。詹本云:“第二首云:‘但悲光景晚,宿昔成秋顏?!浦型砟曛?。安注系此詩于開元二十五年,謂:‘似本年閑居安陸時作?!址??!?/p>
春日獨酌二首鑒賞
這兩首詩抒寫詩人對美好春光的愛惜之情,表達了作者因年老求仙不得而產生的孤獨之意。
第一首詩前四句寫作者對春天美景的愛惜,也抒發作者對生命的感慨。東風吹來美好之氣遍于天地之間,樹木在春光中欣欣向榮。燦爛的陽光照耀得芳草遍地生綠。但到了暮春之時,花朵散落飛揚,因此感嘆自然規律的不可轉移。后六句從日暮時孤云眾鳥各有所歸,想到自然中的萬物皆有所托,而自己卻漂泊無依。因此舉杯對著石上之月,邀之共飲,以達長醉歌春日之芳菲。情調既是感傷,也是豁達。
第二首詩開頭說自己原有隱居之意,想象自己對著一壺酒,過著閑云野鶴的生活。接著具體描繪隱居的生活圖景:這幾句滿含出世之意,甚似王維的詩境。最后筆鋒一轉,發出時光易逝、生命苦短的感嘆,隱含了理想抱負難以實現的悲情。
李白簡介
唐代·李白的簡介
![李白](/d/file/p/ea7563a14e451c5df6334a2a2db968dd.jpg)
李白(701年-762年),字太白,號青蓮居士,唐朝浪漫主義詩人,被后人譽為“詩仙”。祖籍隴西成紀(待考),出生于西域碎葉城,4歲再隨父遷至劍南道綿州。李白存世詩文千余篇,有《李太白集》傳世。762年病逝,享年61歲。其墓在今安徽當涂,四川江油、湖北安陸有紀念館。
...〔 ? 李白的詩(963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