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王正月譯文及注釋
譯文
“元年”是什么意思?指君王登位的第一年。“春”是什么意思?就是一年開始的季節(jié)。“王”指的誰?指周文王。為什么先說“王”,再說“正月”?因為指的是周王確立的正月。為什么要說周王的正月?是表明大一統(tǒng),天下都實行王的政令。為什么不說隱公登位?這是成全隱公的心愿。為什么要成全隱公的心愿?隱公打算把國家治好,再把政權(quán)還給桓公。為什么要把政權(quán)還給桓公?因為桓公年幼而尊貴,隱公年長而卑賤。他兄弟倆身份尊卑的區(qū)別很微小,國人并不了解。隱公年長而賢明,諸大夫擁戴他為國君。這時如果隱公辭讓,桓公能否登位,還沒有把握。即使桓公能夠登位,大夫們能否輔佐幼君,也沒有把握。所以,隱公登位,全是替桓公著想。隱公年長又賢明,為什么不宜立為國君?因為立夫人所生的嫡子為國君,只憑年長,不憑賢明;立媵妾的兒子為國君,只憑尊貴,不憑年長。桓公為什么尊貴?因為他的母親尊貴。母親尊貴,兒子也就尊貴嗎?是的。兒子因母親而尊貴,母親又因兒子而尊貴。
注釋
①元年:指魯隱公元年。
②文王:周文王。
③曷:為什么。正月:陰歷每年第一個月。
④王正月:指周歷正月。古時改朝換代即改正朔(正月的第一天)。周歷以建子之月(即夏歷的十一月)為歲首。
⑤大一統(tǒng):天下統(tǒng)一。
⑥平國而反之桓:隱公打算平治魯國后,把政權(quán)歸還桓公。
⑦隱長而卑、桓幼而貴:桓公的母親仲子是魯惠公的夫人。隱公的母親聲子只是隨嫁來的姐妹。
⑧扳:擁戴。
⑨適:同“嫡”。
⑩立子:立庶子。
公羊高簡介
唐代·公羊高的簡介
公羊高,舊題《春秋公羊傳》的作者。戰(zhàn)國時齊國人。相傳是子夏(卜商)的弟子,治《春秋》,傳于公羊平。《春秋公羊傳》最初僅有口說流傳,西漢景帝時,傳至玄孫公羊壽及齊人胡母生,才“著于竹帛”,流傳于世。《春秋公羊傳》,亦稱《公羊春秋》或《公羊傳》,是今文經(jīng)學(xué)的重要典籍,起于魯隱公元年(前722),終于魯哀公十四年(前481),著重闡釋《春秋》之“微言”、“大義”,史事記載較簡略。
...〔 ? 公羊高的詩(3篇) 〕猜你喜歡
次韻黃子馀惠雙井茶二首 其一
荻花楓葉醉為鄉(xiāng),每憶臨分一鼎香。枉費光陰驚老大,略無治行愧循良。
歸心來往雞豚社,清思消磨雁鶩行。且喜弦歌馀樂地,好詩句句挾風(fēng)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