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入昭亭賦二十韻
[宋代]:張孝祥
我本山中人,對山輒忻然。蹉跎落世網,欲去常拘牽。
蒼鷹著珠韝,側腦思高騫。青絲絡奔驥,擺脫意乃便。
抑郁不自聊,沉冥向誰宣。長懷昭亭山,積翠摩青天。
下有千柱宮,突兀數百年。往者雪中游,群峰玉回旋。
飛閣出木末,下睨春無邊。堂中二老人,龍象開法筵。
炯炯月在空,浩浩海納川。應庵默無言,妙處心已傳。
如庵說千偈,微辭諦真詮。靜極炷爐熏,對床且安眠。
更欲捐冠簪,一簞寄三椽。此志竟不遂,緇塵亂歸韉。
今朝復何朝,卻望山中煙。縹緲見樓觀,鐘梵聲清圓。
我攜九節筇,飛步云蘿巔。
我本山中人,對山輒忻然。蹉跎落世網,欲去常拘牽。
蒼鷹著珠韝,側腦思高騫。青絲絡奔驥,擺脫意乃便。
抑郁不自聊,沉冥向誰宣。長懷昭亭山,積翠摩青天。
下有千柱宮,突兀數百年。往者雪中遊,群峰玉回旋。
飛閣出木末,下睨春無邊。堂中二老人,龍象開法筵。
炯炯月在空,浩浩海納川。應庵默無言,妙處心已傳。
如庵說千偈,微辭諦真詮。靜極炷爐熏,對床且安眠。
更欲捐冠簪,一簞寄三椽。此志竟不遂,緇塵亂歸韉。
今朝複何朝,卻望山中煙。縹緲見樓觀,鐘梵聲清圓。
我攜九節筇,飛步雲蘿巔。
唐代·張孝祥的簡介
張孝祥(1132年-1169年),字安國,號于湖居士,漢族,簡州(今屬四川)人,生于明州鄞縣。宋朝詞人。著有《于湖集》40卷、《于湖詞》1卷。其才思敏捷,詞豪放爽朗,風格與蘇軾相近,孝祥“嘗慕東坡,每作為詩文,必問門人曰:‘比東坡如何?’”
...〔
? 張孝祥的詩(545篇) 〕
宋代:
顧逢
酒邊無日不團欒,獨冷齋中憶舊歡。
窗外一株紅杏樹,三年不得與君看。
酒邊無日不團欒,獨冷齋中憶舊歡。
窗外一株紅杏樹,三年不得與君看。
宋代:
呂本中
水天空闊片帆開,野岸蕭條送騎回。重到張公泊船處,小亭春在鎖青苔。
水天空闊片帆開,野岸蕭條送騎回。重到張公泊船處,小亭春在鎖青苔。
明代:
黎崇敕
南旺山河是舊游,相逢何幸此登樓。孤臺遠帶千峰色,一水中分兩地流。
石畔葵榴侵客袂,門前楊柳系仙舟。明朝又趁南池勝,李杜遺文好更求。
南旺山河是舊遊,相逢何幸此登樓。孤臺遠帶千峰色,一水中分兩地流。
石畔葵榴侵客袂,門前楊柳系仙舟。明朝又趁南池勝,李杜遺文好更求。
宋代:
耶律鑄
借問盧溝橋下水,甚時離了濕頭山。自從流入桑乾后,幾度窮兵戰不還。
借問盧溝橋下水,甚時離了濕頭山。自從流入桑乾後,幾度窮兵戰不還。
清代:
鄭孝胥
逸塘用世人,五十居閒地。豈無髀肉嘆,自詭時未至。
時至當云何,奈此囊底智。控弦雖不發,天下識猿臂。
逸塘用世人,五十居閒地。豈無髀肉歎,自詭時未至。
時至當雲何,奈此囊底智。控弦雖不發,天下識猿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