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謝生因奉寄
[明代]:方孝孺
帝子謹王度,大藩臻治平。文風播南土,四國揚休聲。
上公國懿親,令德惟邦禎。奉恩自夙昔,脩貢表貞誠。
名馬西域來,玉勒懸珠纓。金門足麒麟,特受顧盻榮。
王昨駐中都,貂蟬藹盈庭。公來必燕語,禮接同友生。
異質況天挺,至尊愛彌甥。勛賢冠當世,夷夏欽盛名。
繼美實在玆,聞望良匪輕。近因師傳重,愈見德業成。
歷數傳萬年,蒼生仰皇明。豈徒本攴盛,股肱在公卿。
海內雖巳康,民俗猶未寧。鄙夫抱深念,思睹禮樂興。
愿公善匡輔,報主以忠貞。載光史臣籍,永邁宗戚英。
靈雨洗南麓,漢光晚來盈。臨流送回使,懷古動遐情。
帝子謹王度,大藩臻治平。文風播南土,四國揚休聲。
上公國懿親,令德惟邦禎。奉恩自夙昔,脩貢表貞誠。
名馬西域來,玉勒懸珠纓。金門足麒麟,特受顧盻榮。
王昨駐中都,貂蟬藹盈庭。公來必燕語,禮接同友生。
異質況天挺,至尊愛彌甥。勳賢冠當世,夷夏欽盛名。
繼美實在玆,聞望良匪輕。近因師傳重,愈見德業成。
曆數傳萬年,蒼生仰皇明。豈徒本攴盛,股肱在公卿。
海內雖巳康,民俗猶未甯。鄙夫抱深念,思睹禮樂興。
願公善匡輔,報主以忠貞。載光史臣籍,永邁宗戚英。
靈雨洗南麓,漢光晚來盈。臨流送回使,懷古動遐情。
唐代·方孝孺的簡介
方孝孺(1357—1402年7月25日),寧海人,字希直,一字希古,號遜志,曾以“遜志”名其書齋,因其故里舊屬緱城里,故稱“緱城先生”;又因在漢中府任教授時,蜀獻王賜名其讀書處為“正學”,亦稱“正學先生”,明朝大臣、學者、文學家、散文家、思想家。后因拒絕為發動“靖難之役”的燕王朱棣草擬即位詔書,被朱棣殺害。南明福王時追謚“文正”。
...〔
? 方孝孺的詩(276篇) 〕
宋代:
畢仲游
書囊藥笈付妻孥,解語嬌兒戲坐隅。幾凈飽看新印史,壁高親掛舊山圖。
待憑風月招佳客,豈有功名屬腐儒。小睡接?巾自落,未甘散發號狂夫。
書囊藥笈付妻孥,解語嬌兒戲坐隅。幾淨飽看新印史,壁高親掛舊山圖。
待憑風月招佳客,豈有功名屬腐儒。小睡接?巾自落,未甘散發號狂夫。
宋代:
宋庠
天角殘劃截幕暉,南樓風快暑煙微。
月波半露金樞穴,云葉全收玉女衣。
天角殘劃截幕暉,南樓風快暑煙微。
月波半露金樞穴,雲葉全收玉女衣。
宋代:
呂本中
水天空闊片帆開,野岸蕭條送騎回。重到張公泊船處,小亭春在鎖青苔。
水天空闊片帆開,野岸蕭條送騎回。重到張公泊船處,小亭春在鎖青苔。
清代:
龔自珍
此地求沿革,當年本合并。林嵐陪禁近,詞廟仰勛名。
水榭分還壯,云廊改更清。諸公齊努力,誰得似桐城。
此地求沿革,當年本合并。林嵐陪禁近,詞廟仰勳名。
水榭分還壯,雲廊改更清。諸公齊努力,誰得似桐城。
明代:
皇甫汸
古來開閣自平津,幾見功成得奉身。逸老特蒙優詔賜,乞骸何用屢書陳。
東都飲餞辭供帳,南驛乘符速去輪。歸到宜春酒應熟,散金惟欲會鄉人。
古來開閣自平津,幾見功成得奉身。逸老特蒙優詔賜,乞骸何用屢書陳。
東都飲餞辭供帳,南驛乘符速去輪。歸到宜春酒應熟,散金惟欲會鄉人。
明代:
顧清
仙人乘槎南海去,祖席燕市已分冰。把贈金陵半輪月,為君隨處掃炎蒸。
仙人乘槎南海去,祖席燕市已分冰。把贈金陵半輪月,為君隨處掃炎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