寓龍虎山示張煉師
[宋代]:王镃
蓮盂送別萬峰云,龍虎山前過小春。
草履慣穿枯嶺葉,布衣猶帶舊京塵。
氈寒不見游仙夢,路遠誰憐倦客貧。
東望海門歸未得,北風吹雪滿唐巾。
蓮盂送別萬峰雲,龍虎山前過小春。
草履慣穿枯嶺葉,布衣猶帶舊京塵。
氈寒不見遊仙夢,路遠誰憐倦客貧。
東望海門歸未得,北風吹雪滿唐巾。
唐代·王镃的簡介
王镃(生卒年不詳)南宋詩人。字介翁,號月洞,處州平昌縣(今浙江省遂昌縣湖山鎮)人。宋末授金溪(今江西撫州市)縣尉。宋亡,遁跡為道士,隱居湖山,與同時宋遺民尹綠坡等人結社唱酬,命其所居“日月洞”,人稱“月洞先生”。遺著由其族孫養端于明嘉靖三十七年(1558)刊為《月洞吟》一卷。萬歷二十一年(1593)湯顯祖在赴任遂昌知縣期間,為詩集作序稱:“宋月洞先生詩殆宛然出晚人之手,宋之季猶唐之季也。”湯顯祖敬佩月洞的為人及詩品,還為之題詞“林下一人”。入清后其族孫宗虞又補刻后冊。
...〔
? 王镃的詩(156篇) 〕
明代:
顧清
視不成形舉目存,青燈一盞近黃昏。彭殤竟是誰分出,妄使瞿曇欲斷恩。
視不成形舉目存,青燈一盞近黃昏。彭殤竟是誰分出,妄使瞿曇欲斷恩。
宋代:
王稱
完山有鳴鳥,其聲一何哀。死別徒已矣,生離當告誰。
圣人出應期,玉燭耀九垓。三殤無怨苛,四表罔不諧。
完山有鳴鳥,其聲一何哀。死別徒已矣,生離當告誰。
聖人出應期,玉燭耀九垓。三殤無怨苛,四表罔不諧。
宋代:
張方平
不必山林遠,且離朝市喧。前軒好風月,高客共琴樽。
在所同浮世,何須憶故園。八瓊還返事,聊更話根源。
不必山林遠,且離朝市喧。前軒好風月,高客共琴樽。
在所同浮世,何須憶故園。八瓊還返事,聊更話根源。
唐代:
全祖望
巋巋石翁,霜松雪柏。冶春之姿,非我阡陌。大滌洞天,時雨沾益。
雖復桃李,亦生骨力。書帶環之,懋昭明德。不言成蹊,同岑一脈。
巋巋石翁,霜松雪柏。冶春之姿,非我阡陌。大滌洞天,時雨沾益。
雖複桃李,亦生骨力。書帶環之,懋昭明德。不言成蹊,同岑一脈。
明代:
于謙
重陽節后北風多,景物蕭條可奈何。葉帶寒聲風外落,雁隨霜信月中過。
愁來萬事紛如結,老去孤忠耿不磨。偷得浮生片時暇,憑闌搔首且吟哦。
重陽節後北風多,景物蕭條可奈何。葉帶寒聲風外落,雁隨霜信月中過。
愁來萬事紛如結,老去孤忠耿不磨。偷得浮生片時暇,憑闌搔首且吟哦。
明代:
盧龍云
緬想哲人,弗移于俗。履潔含貞,卓矣芳躅。慎修永思,不遠而復。
視履考祥,前車戒覆。主善為師,終始不渝。時懷靡及,敢玩細娛。
緬想哲人,弗移于俗。履潔含貞,卓矣芳躅。慎修永思,不遠而複。
視履考祥,前車戒覆。主善為師,終始不渝。時懷靡及,敢玩細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