贈周希父
[宋代]:鄭剛中
憶昨被嚴召,同時具行李。海風九月寒,孤翮相次起。
扁舟下雙溪,鼓棹共秋水。覽勝定徘徊,得酒對歡喜。
欲得骨髓奇,先后獻天子。六馭駐松江,端門晝高啟。
披云就堯日,五色炫光煒。孤根際春陽,生動自茲始。
掄材有時相,小大聽所委。茵馮忽東西,分此舊窗幾。
公居陋室中,屋壁初料理。人靜夜燈孤,葉動聲入耳。
數(shù)日皆大風,檐冰凍相倚。坐想髯鬢逸,清吟不知己。
慎書緘錦囊,莫貴洛陽紙。
憶昨被嚴召,同時具行李。海風九月寒,孤翮相次起。
扁舟下雙溪,鼓棹共秋水。覽勝定徘徊,得酒對歡喜。
欲得骨髓奇,先後獻天子。六馭駐松江,端門晝高啟。
披雲(yún)就堯日,五色炫光煒。孤根際春陽,生動自茲始。
掄材有時相,小大聽所委。茵馮忽東西,分此舊窗幾。
公居陋室中,屋壁初料理。人靜夜燈孤,葉動聲入耳。
數(shù)日皆大風,檐冰凍相倚。坐想髯鬢逸,清吟不知己。
慎書緘錦囊,莫貴洛陽紙。
唐代·鄭剛中的簡介
鄭剛中(1088年—未知),字亨仲,婺州金華人。生于宋哲宗元祐三年,卒于高宗紹興二十四年,年六十七歲。登紹興進士甲科。累官四川宣撫副使,治蜀頗有方略,威震境內(nèi)。初剛中嘗為秦檜所薦;后檜怒其在蜀專擅,罷責桂陽軍居住。再責濠州團練副使,復州安置;再徙封州卒。檜死,追謚忠愍。剛中著有北山集(一名腹笑編)三十卷,《四庫總目》又有周易窺余、經(jīng)史專音等,并傳於世。
...〔
? 鄭剛中的詩(408篇) 〕
清代:
莊棫
紅暈脂痕,照出水、新妝靚。幽情共、綠云低映。一曲西洲,誰采取、亭亭影。
人靜。對西風、凌波自省。水佩風裳,偏又報、涼秋信。
紅暈脂痕,照出水、新妝靚。幽情共、綠雲(yún)低映。一曲西洲,誰采取、亭亭影。
人靜。對西風、淩波自省。水佩風裳,偏又報、涼秋信。
近現(xiàn)代:
張爾田
太液澄波,愁紅換了,敗荷零露。涼蟬起舞。自窺人,耿無語。
看花長記經(jīng)游地,但衰淚、風前幾縷。悵哀鴻唳角,天涯殘夢,曠望何許。
太液澄波,愁紅換了,敗荷零露。涼蟬起舞。自窺人,耿無語。
看花長記經(jīng)遊地,但衰淚、風前幾縷。悵哀鴻唳角,天涯殘夢,曠望何許。
近現(xiàn)代:
章士釗
昨宵失睡仍朝起。愁人向乏銷愁計。涼日上珠蘭。秋風一味寒。
添衣窗下坐。冷燕檐前過。燕語似將離。丁寧春社時。
昨宵失睡仍朝起。愁人向乏銷愁計。涼日上珠蘭。秋風一味寒。
添衣窗下坐。冷燕檐前過。燕語似將離。丁甯春社時。
宋代:
黃庭堅
武昌參佐幕中畫,我亦來追六月涼。
老子平生殊不淺,諸君少住對胡床。
武昌參佐幕中畫,我亦來追六月涼。
老子平生殊不淺,諸君少住對胡床。
明代:
王鏊
我年三十九,白髭有一莖。當時初見之,妻子殊為驚。
今年四十二,白者日益多。朝來明鏡中,對之不復嗟。
我年三十九,白髭有一莖。當時初見之,妻子殊為驚。
今年四十二,白者日益多。朝來明鏡中,對之不複嗟。
宋代:
周紫芝
夜夢乘輕舟,掛席浮天池。天池亦何有,濤瀾靡津涯。
中有三神山,樓觀何巍巍。晶熒白玉闕,彩錯黃金旗。
夜夢乘輕舟,掛席浮天池。天池亦何有,濤瀾靡津涯。
中有三神山,樓觀何巍巍。晶熒白玉闕,彩錯黃金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