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代]:張光啟
放腳荒郊外,欹斜憩夕陰。漸看云影遠(yuǎn),久坐草痕深。
紅樹多遮寺,青山半出林。與君今日好,搔首共長吟。
放腳荒郊外,欹斜憩夕陰。漸看雲(yún)影遠(yuǎn),久坐草痕深。
上一首:張光啟《對(duì)菊》
下一首:張琯《吊鸚鵡》
唐代·張光啟的簡介
張光啟,字元明,章丘人。明諸生。有《張仲子詩》。
明代: 楊士奇
翰苑春坊清切地,從來未有效涓埃。天朝三十三年祿,虛負(fù)君恩養(yǎng)不才。
唐代: 齊己
又掛寒帆向錦川,木蘭舟里過殘年。自修姹姹爐中物,擬作飄飄水上仙。三峽浪喧明月夜,萬州山到夕陽天。來年的有荊南信,回札應(yīng)緘十色箋。
又掛寒帆向錦川,木蘭舟裡過殘年。自修姹姹爐中物,擬作飄飄水上仙。三峽浪喧明月夜,萬州山到夕陽天。來年的有荊南信,回劄應(yīng)緘十色箋。
宋代: 釋道潛
兩山脩徑盡榛蕪,謾詫當(dāng)年幸翠輿。空睹宸文藏寶構(gòu),不逢衲子話真如。
林深想見靈根茂,地勝宜多隱者居。涼月照人歸路好,傍溪嘉樹影扶疏。
元代: 范梈
司揭本楚官,子孫以官氏。揭陽漢建侯,氏實(shí)出于史。
同源而異流,流各昧其源。泛舟在中河,安得窮昆侖?
明代: 楊起元
疇昔之京國,荒涼見茲縣。今我復(fù)斯來,甫田昔為佃。
頗聞長官仁,招集得民便。麥秀匝四野,牛羊勿履踐。
疇昔之京國,荒涼見茲縣。今我複斯來,甫田昔為佃。
明代: 湛若水
長嘯聲聞塞兩間,紛紛萬有到來閒。淹留廿載成何事,空載大江明月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