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風波 三山送盧國華提刑,約上元重來
[宋代]:辛棄疾
少日猶堪話別離,老來怕作送行詩。
極目南云無過雁。
君看,梅花也解寄相思。
無限江山行未了。
父老,不須和淚看旌旗。
后會丁寧何日是?須記,春風十日放燈時。
少日猶堪話別離,老來怕作送行詩。
極目南雲無過雁。
君看,梅花也解寄相思。
無限江山行未了。
父老,不須和淚看旌旗。
後會丁甯何日是?須記,春風十日放燈時。
唐代·辛棄疾的簡介
辛棄疾(1140-1207),南宋詞人。原字坦夫,改字幼安,別號稼軒,漢族,歷城(今山東濟南)人。出生時,中原已為金兵所占。21歲參加抗金義軍,不久歸南宋。歷任湖北、江西、湖南、福建、浙東安撫使等職。一生力主抗金。曾上《美芹十論》與《九議》,條陳戰守之策。其詞抒寫力圖恢復國家統一的愛國熱情,傾訴壯志難酬的悲憤,對當時執政者的屈辱求和頗多譴責;也有不少吟詠祖國河山的作品。題材廣闊又善化用前人典故入詞,風格沉雄豪邁又不乏細膩柔媚之處。由于辛棄疾的抗金主張與當政的主和派政見不合,后被彈劾落職,退隱江西帶湖。
...〔
? 辛棄疾的詩(792篇) 〕
清代:
趙我佩
桃花潭水深如許。只是傷離緒。驪歌唱罷柳枝詞。從此江南江北、兩相思。
烏啼月落人何處。難系行舟住。還家有夢亦匆匆。何況一枝柔櫓、一聲鐘。
桃花潭水深如許。隻是傷離緒。驪歌唱罷柳枝詞。從此江南江北、兩相思。
烏啼月落人何處。難系行舟住。還家有夢亦匆匆。何況一枝柔櫓、一聲鐘。
明代:
李夢陽
孤月上東岫,白鶴激秋淚。涼風振溪壑,林影颯搖泄。
山居本深靜,夜氣復澄霽。冥心向千古,眇焉托真契。
孤月上東岫,白鶴激秋淚。涼風振溪壑,林影颯搖洩。
山居本深靜,夜氣複澄霽。冥心向千古,眇焉托真契。
近現代:
陳方恪
意氣拿云憶昔年。當筵借箸畫山川。功名欹枕看飛鳶。
草檄未成憎命達,酬恩何計受人憐。一龕云臥送華顛。
意氣拿雲憶昔年。當筵借箸畫山川。功名欹枕看飛鳶。
草檄未成憎命達,酬恩何計受人憐。一龕雲臥送華顛。
明代:
盧龍云
一上層樓寓目寬,南中十月只輕寒。千山雨過林仍綠,萬木霜催葉未丹。
騎射此時資講武,蒐羅他日備登壇。漢家頗牧頻推轂,須信封侯事不難。
一上層樓寓目寬,南中十月隻輕寒。千山雨過林仍綠,萬木霜催葉未丹。
騎射此時資講武,蒐羅他日備登壇。漢家頗牧頻推轂,須信封侯事不難。
宋代:
陸游
湖邊一夜霜,庭樹無秋聲。懶不近筆硯,何以紓幽情。
但有一睡耳,展轉無由成。起擁地爐暖,坐待天窗明。
湖邊一夜霜,庭樹無秋聲。懶不近筆硯,何以紓幽情。
但有一睡耳,展轉無由成。起擁地爐暖,坐待天窗明。
清代:
陳恭尹
操存不改舊書生,幾載官衙飯菜羹。小郭自臨三水上,十州同識獨清名。
俸錢每用填民歉,坐舫時因送客行。我從能言言不盡,口碑先已到神京。
操存不改舊書生,幾載官衙飯菜羹。小郭自臨三水上,十州同識獨清名。
俸錢每用填民歉,坐舫時因送客行。我從能言言不盡,口碑先已到神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