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荊南精舍
[宋代]:張掞
結屋近荊溪,茅檐綠樹齊。
竹陰門內外,草色路東西。
山翠鉤簾入,嵐濃掃榻迷。
雨侵琴薦濕,花覆筆床低。
引澗滋瓜圃,開渠灌藥畦。
蘿穿牽石樹,鶴步落花泥。
聽鳥停杯酌,看云倚杖藜。
柳深頻見燕,村迥不聞雞。
婦足蠶千箔,兒勤雨一犁。
著書藏篋笥,寫偈寄招提。
日落兵塵起,煙橫戰馬嘶。
移家同雁逐,擇木羨禽棲。
繪景娛親憶,裝潢命客題。
邸窗時展玩,歸思倍凄凄。
結屋近荊溪,茅檐綠樹齊。
竹陰門內外,草色路東西。
山翠鈎簾入,嵐濃掃榻迷。
雨侵琴薦濕,花覆筆床低。
引澗滋瓜圃,開渠灌藥畦。
蘿穿牽石樹,鶴步落花泥。
聽鳥停杯酌,看雲倚杖藜。
柳深頻見燕,村迥不聞雞。
婦足蠶千箔,兒勤雨一犁。
著書藏篋笥,寫偈寄招提。
日落兵塵起,煙橫戰馬嘶。
移家同雁逐,擇木羨禽棲。
繪景娛親憶,裝潢命客題。
邸窗時展玩,歸思倍凄凄。
唐代·張掞的簡介
(995—1074)齊州歷城人,字文裕。張揆弟。幼篤孝。舉進士。知益都縣,督賦租置里胥不用,而民以時入,石介為獻《息民論》。歷龍圖閣直學士、知成德軍。入判太常、司農寺,累官戶部侍郎致仕。忠篤誠愨,事兄如父,為鄉黨矜式。
...〔
? 張掞的詩(46篇) 〕
明代:
唐之淳
斗草聽鶯非我事,傍花隨柳亦閒人。如今去作扁舟客,燕趙江淮過一春。
鬥草聽鶯非我事,傍花隨柳亦閒人。如今去作扁舟客,燕趙江淮過一春。
明代:
周文孚
五云樓閣錦成堆,仿佛山光百里開。天上神龍行雨去,日邊驄馬踏花來。
千年蘭若春余夢,百世文章劫后灰。惟有石泉流不盡,月明猶照鶴飛回。
五雲樓閣錦成堆,仿佛山光百裡開。天上神龍行雨去,日邊驄馬踏花來。
千年蘭若春餘夢,百世文章劫後灰。惟有石泉流不盡,月明猶照鶴飛回。
清代:
周凱
胎生聞說有鯊魚,多少鯤鮞出尾閭。入腹依然容乳哺,此中空洞定何如。
胎生聞說有鯊魚,多少鯤鮞出尾閭。入腹依然容乳哺,此中空洞定何如。
唐代:
耿湋
遠國通王化,儒林得使臣。六君成典冊,萬里奉絲綸。
云水連孤棹,恩私在一身。悠悠龍節去,渺渺蜃樓新。
望里行還暮,波中歲又春。昏明看日御,靈怪問舟人。
遠國通王化,儒林得使臣。六君成典冊,萬裡奉絲綸。
雲水連孤棹,恩私在一身。悠悠龍節去,渺渺蜃樓新。
望裡行還暮,波中歲又春?;杳骺慈斩R,靈怪問舟人。
宋代:
陸游
湖邊一夜霜,庭樹無秋聲。懶不近筆硯,何以紓幽情。
但有一睡耳,展轉無由成。起擁地爐暖,坐待天窗明。
湖邊一夜霜,庭樹無秋聲。懶不近筆硯,何以紓幽情。
但有一睡耳,展轉無由成。起擁地爐暖,坐待天窗明。
元代:
丁鶴年
東歸間道已浮杯,力疾遙迎日幾回。何處晚來成誤認,風簾竹影月窗梅。
東歸間道已浮杯,力疾遙迎日幾回。何處晚來成誤認,風簾竹影月窗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