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代]:黃之雋
如許風光,被軟紅塵土,埋沒多時。終朝荷囊束帶,簪筆彤墀。
柳邊花底,問何人、歸院曾迷。渾未見、堆云橋外,隔河小路逶迤。
僥倖敝車羸馬,傍垂楊曲水,獨放輪蹄。何來雪花糝徑,惹動相思。
韶華背我,愧閒曹、到此才知。雙鬢影、無人廝覷,春風一任相吹。
柳邊花底,問何人、歸院曾迷。渾未見、堆雲橋外,隔河小路逶迤。
上一首:黃之雋《探芳信·午日重到荷池同鄒太史泰》
下一首:黃之雋《踏莎行·厚載門外荷池小憩》
唐代·黃之雋的簡介
(1668—1748)清江蘇華亭人,字石牧,號
宋代: 方岳
老筆盤空墨未乾,最佳處與著危欄。
江山分與諸賢客,風雨專為九日寒。
唐代: 白居易
勸我酒,我不辭。請君歌,歌莫遲。歌聲長,辭亦切,此辭聽者堪愁絕。洛陽女兒面似花,河南大尹頭如雪。
清代: 李鍇
太原公子方隸軍,藥師卻渡黃河津。津頭蕭蕭風雪暮,亦是尋常行路人。
驚龍怒虎易形似,難畫英雄當此際。常山太華隱欲動,千尺光芒垂至地。
宋代: 黃洪
龍舟大半沒西湖,此是先皇節儉圖。三十六年安靜里,棹歌一曲在康衢。
龍舟大半沒西湖,此是先皇節儉圖。三十六年安靜裡,棹歌一曲在康衢。
明代: 何其偉
出郭愁真破,探春意獨偏。乾坤風物外,消息杏花前。
野竹連荒徑,嬌鶯掠舞筵。郊空呈萬匯,幽興亦悠然。
野竹連荒徑,嬌鶯掠舞筵。郊空呈萬彙,幽興亦悠然。
明代: 于慎行
慘淡歸人意,春前問去舟。參商初兩地,膠漆已三秋。
雨色低津樹,江光隱驛樓。庭花多所恨,不是錦衣游。
雨色低津樹,江光隱驛樓。庭花多所恨,不是錦衣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