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三才(1902—1940),名定達,號偶卿,1902年8月4日出生于江蘇昆山錦溪。期間曾任留美學生會主席,并擔任足球隊…......
孫樹生(1917-1940),八路軍第129師第386旅先遣縱隊第1團3營教導員。......
馮芝,1892年出生,香港人,婢女出身。馮芝沒有上過學,但她賢淑正直,是一位典型的中國傳統女性。......
劉震西(1895—1940.3)山東沂南縣張莊鄉張莊村人,系東北軍抗日將領劉震東之弟。早年去北京投靠其兄劉震東,獲得學習…......
于曼青(1916—1939),原名于春溪,字靜濤,禹城市李屯鄉人,是禹城早期抗日武裝的締造者和領導者。1936年加入中國…......
劉一鴻(1906~1943)原名劉傳儒,馬鞍山市杜塘鄉壩頭村人。出生于湖北省沔陽縣,父親劉向以塾師為業。舉國忠良皆拭淚,…......
李忍濤(1904—1944),云南鶴慶人,中國國民黨抗日愛國將領,中國化學兵創始人。......
蔡戎前(1914-1941),男,山東省乳山人。犧牲時任八路軍山東縱隊第5支隊第2團政治委員。1941年在胡巴莊戰役犧牲…......
崔哲寬(1915-1939)1915年出生,1928年春,入農民夜校學習。1930年,參加少先隊組織。1931年冬,加入…......
易元鰲(1904-1941),新四軍豫鄂挺進縱隊第2支隊第9團團長。......
鮑志椿(1914―1944)江蘇常熟王莊鎮人。曾任新四軍海啟縣委書記兼東南警衛團政委。1932年畢業于省立無錫師范中學部…......
張云仙(1956-1979),福建省閩侯縣南通鄉新岐村人。同年3月7日在戰斗中犧牲,終年23歲。榮立三等功。......
薛漢三(1915—1943)原名薛士杰。樂陵市城關鎮東關人。1933年參加革命工作。1936年加入中國共產黨。......
余光奎(1907-1942),淞滬地區地下游擊隊少將指揮長。......
胡式禹(1894~1943)字季孟。唐縣西大洋村人。 1939年調任國民革命軍蘇魯戰區黨政委員分會軍務處長兼魯南游擊區總…......
胡九春(1893—1942)新四軍第6師蘇南兵站站長。抗日英烈。......
邱金聲(1912-1939),福建省龍巖縣曹溪鄉月山村人。在紅第12軍中歷任戰士、班長、排長、連長、營長、團長。......
霍世才(1897—1945),貴州貞豐人。早年入貴陽中學就讀,后投黔軍25軍。1938年霍世才任363團三營營長,隨-戰…......
李德芳(1913-1945)八路軍冀魯豫軍區第8軍分區第5團團長。......
彭仕復(1901-1944),蒲江縣西南鎮金花坪(今光明鄉金花村)人。早年,投身軍旅戎馬。1936年被國民政府委任為陸軍…......
蕭治國(1908-1942),八路軍冀中軍區第8軍分區第30團團長。山東省東阿縣人。1937年參軍,后加入中國共產黨。......
江如枝(1911-1943),生前新四軍第6師第16旅第51團政治處主任。福建省永定縣人。1930年加入中國共產黨,同年…......
畢玉民(1910-1938),東北抗日聯軍第7軍獨立團政治委員。......
蔣永孚(1916-1941),中國共產黨桐廬縣縣委書記兼挺進獨立大隊大隊長。......
劉全民(1906~1943年1月),原名楊錫勝、楊希盛,字瑞林,河北遵化人。1936年參加革命,1938年7月參加冀東抗…......
薛金吾,男,國民黨陸軍某軍校第四期政治隊畢業。抗日戰爭時期,任二十四師第一○一團第一營營長。1938年5月,日軍大舉進犯…......
儲蓄謀(1905-1942),男,安徽岳西人,國民革命軍第3戰區司令部情報站主任。任紅軍三十四師第二團副政委。......
王何全(1911-1942)八路軍第120師兼晉西北軍區決死第2縱隊兼第8軍分區第4團團長。歷任排長、連長、營長,決死二…......
邱子華(1915-1945),又名邱啟化,福建省上杭縣人。同年參加中國工農紅軍。1934年冬,中央紅軍主力長征,他留在閩…......
吳新之(1913年-1942年1月),男,山東省棲霞縣人。生前為新八旅任二十二團政治部主任。1942年1月在河北曲周縣犧…......
吳起興(1917-1939),男,漢族,1931年6月加入中國共產主義青年團,后來任兒童團團長。1934年,參加長征。......
顏景倫(1908—1941)蒼山縣后蘆柞村人。1929年加入中國共產黨。1939年開始組建抗日武裝。后任八路軍沂河支隊獨…......
姜諤生(1911—1944)又名姜效騫。山東省膠州市大店村人。中國共產黨黨員。1928年考入膠縣師范講習所,1943年任…......
鮑夫(1916—1944),蕪湖人。自幼讀書,后入武漢大學經濟系。......
曾佛新(1921-1944),男,犧牲時任港九獨立大隊海上中隊班長。1942年2月,參加廣東人民抗日游擊總隊港九大隊海上…......
羅伯特·亨利·莫尼(1920-1942),美國志愿援華航空隊中尉飛行員。......
葉發青,別名葉石妹,1891年12月出生于廣東省曲江縣東廂翻溪橋石安村(現屬韶關市湞江區東聯村)一個農民家庭。父親葉棋興…......
楊家騮(1905―1939),字季良。貴州荔波人。早年投入民主革命戰爭,考入黃埔軍校學習。1936年任陸軍第60師308…......
陳鏡蓉(1918-1941),號秋舫,樂陵縣(現為市)人。他的父親是一個教師,是樂陵的早期黨員,他的家是進行革命活動的場…......
閻祖皋(1914-1940),歷經長征轉戰華北,中共黨員,曾在冀熱察軍政干部學校工作,生前八路軍冀熱察挺進軍冀東軍分區第…......
徐緒奎(1915―1940)湖北黃安(今紅安)人。1931年參加中國工農紅軍。1934年加入中國共產黨。抗日戰爭初期調入…......
陳芳鈞(1906-1939),原名陳芳安,字子庚,1906年12月5日出生于黑龍江省雙城縣正黃旗五屯。東北抗日聯軍第6軍…......
張谞行(1905-1939),浙江杭州人。1905年1月4日生。1926年,入北伐軍,參加浙、蘇等地作戰。1938年因功…......
蔡亞雄(1911-1941),犧牲時任新四軍豫鄂挺進縱隊云夢縣抗日游擊大隊大隊長。出生于一個貧農家庭。1941年,在云夢…......
1945年9月,在戰斗中不幸中彈,光榮犧牲。犧牲時任新四軍蘇中軍區特務第2團副團長兼政治處主任。......
王鼎臣(1910—1942)名廷勛,字鼎臣,號德武,化名王鼎成。掖縣(今萊州市)張村人。1928年加入中國共產黨。......
王濟洲(?-1939),抗日英雄人物之一,生前東北抗日聯軍第11軍第2旅政治部主任。......
曹洪德(1917年-1942年5月),山西省太谷縣人,中國共產黨黨員,原太行軍區二十八團團長。1942年5月犧牲于郭堡。......
楊錫芳(1917—1942)乳山縣(今乳山市) 東鳳凰崖村人。1938年3月加入中國共產黨, 9月參加八路軍。最后被日軍…......
彭為工,1923年出生于成都市一個革命家庭。父彭劭農(民主革命家),哥哥、姐姐都是共產黨員。早年彭紹農的家就是中共四川地…......
陶洪瀛(1906—1942)棗莊市薛城區南石鄉大呂巷村人。1932年底參加革命。1933年加入中國共產黨。1936年6月…......
郇振民(1917~1942),又名郇慎民、郇心偉,域城鎮西域城村人,1937年參加中華民族解放先鋒隊,同年8月,加入中國…......
楊興中(1919-1939),抗日英雄人物之一,生前八路軍山東縱隊兵工第一廠政治委員。......
潘玉凱(1914—1944)樂陵市黃夾鎮潘寨村人。1937年參加抗日工作,同年加入中國共產黨。先后任樂陵縣六區區長、南皮…......
劉星南(1887~1942)字壽長,單城鎮東關街人。保定陸軍軍官學校畢業,跟隨抗日愛國將領趙登禹先后任132師參謀長、副…......
文明地(1916-1939),抗日英雄人物之一,生前新四軍第5支隊第8團政治處主任。......
陸希田(? -1938),東北抗日聯軍第3軍第4師師長。1937年6月,任東北抗日聯軍第3軍4師師長。......
岳云(1119年-1142年), 字應祥,號會卿,相州湯陰(現河南省湯陰縣)人,為南宋抗金名將岳飛第一任夫人劉氏所生,…......
李桂嶺(1905—1938)曾用名李子俊。臨清縣(今臨清市)人。1935年畢業于北京大學。1938年7月任夏津縣抗日政府…......
牛皋(1087年-1147年),字伯遠,汝州魯化山(今屬河南)人,民族英雄,南宋抗金將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