拂拭
詞語解釋
拂拭[ fú shì ]
⒈ ?撣去或擦去塵土。
英whisk or wipe off; flick; brush clean;
引證解釋
⒈ ?撣拂;揩擦。
引漢 劉向 《新序·雜事二》:“﹝ 無鹽女 ﹞於是乃拂拭短褐,自詣 宣王 愿一見。”
唐 白居易 《感鏡》詩:“今朝一拂拭,自照顦顇容。”
《壇經(jīng)·行由品》:“身是菩提樹,心是明鏡臺。時時勤拂拭,不使惹塵埃。”
明 劉基 《從軍五更轉(zhuǎn)》詩:“健兒爭先起,拂拭寶刀看。”
葉圣陶 《城中·病夫》:“他無意識地把草帽除下,一只手從褲袋里掏出一塊手巾來拂拭額上的汗。”
⒉ ?吹拂;掠過。
引巴金 《<春>序》:“我寫完《春》,最后一次放下我的自來水筆,稍微感到疲倦地掉頭四顧,春風(fēng)從窗外進來,輕輕拂拭我的臉頰。”
峻青 《秋色賦·珊瑚沙》:“長堤上面,婆娑多姿的垂柳,在風(fēng)中輕輕地擺動,長長的柳絲,溫柔地拂拭著洲上人家的屋頂。”
⒊ ?修飾。 南朝 宋 劉義慶 《世說新語·惑溺》:“韓壽 美姿容, 賈充 辟以為掾。
引充 每聚會, 賈 女於青璅中看見 壽,悅之……自是 充 覺女盛自拂拭,説暢有異於常。”
南朝 梁 吳均 《行路難》詩之二:“未央 綵女棄鳴篪,爭見拂拭生光儀。”
⒋ ?提拔;賞識。
引唐 符載 《祭樊司空文》:“嗚呼! 載 本諸生,器識孱愚,猥辱拂拭,化珉為瑜。”
清 侯方域 《管夫人畫竹記》:“尉乃鑒之,愛之,重之,與天下之有識者更拂拭而贊嘆之。”
清 黃遵憲 《鳥之珠歌》:“自蒙拂拭眾人驚,奚啻黃金長聲價。”
國語辭典
拂拭[ fú shì ]
⒈ ?除去塵埃。
引《南史·卷二七·殷景仁傳》:「及將收湛之日,景仁便拂拭衣冠。」
近掃除
⒉ ?將取物用時,必先拂拭塵垢,故拂拭可代指恩遇被擢用。
引唐·李白〈駕去溫泉后贈楊山人〉詩:「一朝君王垂拂拭,剖心輸?shù)ぱ┬匾堋!?/span>
相關(guān)成語
- shì yōu示優(yōu)
- huáng mù zūn黃目尊
- hǎo shuō好說
- bā jié tān八節(jié)灘
- yán dǎ嚴(yán)打
- wù lì物力
- tōng cǎo huā通草花
- qīng shēng輕聲
- chá diǎn查點
- jiāng lǐ江鯉
- tài tài太太
- hǔ shì dān dān虎視眈眈
- jué dòu決斗
- tiān shēng天生
- pī fā批發(fā)
- fēi shēn飛身
- cùn cǎo寸草
- gēn yuán根源
- dǎ cǎo gǔ打草谷
- guài shí怪石
- shì yè事業(yè)
- zhōng dū中都
- yǒu lǐ shù有理數(shù)
- jiāo jiāo nǚ嬌嬌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