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寇
詞語解釋
入寇[ rù kòu ]
⒈ ?入侵;以征服或虜掠為目的的竄犯。
例倘吳、蜀入寇,如之奈何?——《三國演義》
英invade;
引證解釋
⒈ ?指外敵入侵進犯。
引《資治通鑒·后晉齊王開運三年》:“方簡 時入 契丹 境鈔掠,多所殺獲,既而邀求不已,朝廷小不副其意,則舉寨降於 契丹,請為鄉道以入寇?!?br />明 馮夢龍 《智囊補·兵智·內應》:“嘉靖 四十一年,倭入寇,圍 興化府,都督 劉顯 奉勑赴援?!?br />明 王瓊 《雙溪雜記》:“設使胡虜又大舉入寇, 李公 等必束手無策矣。”
《三元里人民抗英斗爭史料·聯升社學和鐘鏞社學》:“辛丑年,洋匪入寇省城。”
國語辭典
入寇[ rù kòu ]
⒈ ?外敵入侵、進犯。
引宋·司馬光《郭子儀單騎退敵》:「回紇、吐蕃數十萬眾入寇,合兵圍涇陽,子儀命諸將嚴設守備而不戰。」
《三國演義·第九六回》:「今若盡起天下之兵伐蜀,則東吳又將入寇。」
近犯境
最近近義詞查詢:
用場的近義詞(yòng chǎng)
運動的近義詞(yùn dòng)
隱諱的近義詞(yǐn huì)
補助的近義詞(bǔ zhù)
調劑的近義詞(tiáo jì)
已經的近義詞(yǐ jīng)
興起的近義詞(xīng qǐ)
生平的近義詞(shēng píng)
數目的近義詞(shù mù)
謳歌的近義詞(ōu gē)
先鋒的近義詞(xiān fēng)
打針的近義詞(dǎ zhēn)
質問的近義詞(zhì wèn)
平坦的近義詞(píng tǎn)
同伙的近義詞(tóng huǒ)
掩藏的近義詞(yǎn cáng)
應有盡有的近義詞(yīng yǒu jìn yǒu)
冬衣的近義詞(dōng yī)
立刻的近義詞(lì kè)
褒獎的近義詞(bāo jiǎng)
剖斷的近義詞(pōu duàn)
各式各樣的近義詞(gè shì gè yàng)
初度的近義詞(chū dù)
嘔吐的近義詞(ǒu tù)
論理學的近義詞(lùn lǐ xué)
更多詞語近義詞查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