討論

詞語解釋
討論[ tǎo lùn ]
⒈ ?就某事相互表明見解或論證。
例內(nèi)閣召開了緊急會議討論法律草案。
英discuss; talk over;
引證解釋
⒈ ?謂探討研究并加以評論。
引《論語·憲問》:“為命, 禆諶 草創(chuàng)之, 世叔 討論之?!?br />何晏 集解引 馬融 曰:“討,治也。 禆諶 既造謀, 世叔 復治而論之,詳而審之也。”
《書序》:“討論《墳》《典》,斷自 唐 虞 以下訖于 周?!?br />孔穎達 疏:“又討整論理此三《墳》五《典》并 三代 之書也。”
《晉書·司馬彪傳》:“彪 乃討論眾書,綴其所聞,起于 世祖,終于 孝獻,編年二百,録世十二,通綜上下,旁貫庶事,為紀、志、傳凡八十篇,號曰《續(xù)漢書》。”
宋 文同 《謝復官表》:“臣愈當循省,敢怠操修?惟勤討論,庶備驅(qū)使。”
⒉ ?謂共同商討辯論。
引《南史·儒林傳·顧越》:“弱冠游學都下,通儒碩學,必造門質(zhì)疑,討論無倦?!?br />唐 羅隱 《題玄同先生草堂》詩之三:“常時憶討論,歷歷事猶存?!?br />孫犁 《秀露集·文學和生活的路》:“要想使文學藝術(shù)提高,應該經(jīng)常有一些關(guān)于藝術(shù)問題的自由討論?!?/span>
國語辭典
討論[ tǎo lùn ]
⒈ ?探討研究、尋求結(jié)論。
引南朝梁·劉勰《文心雕龍·雜文》:「甄別其義,各人討論之域;類聚有貫,故不曲述。」
《紅樓夢·第七回》:「讀書一事,也必須有一二知己為伴,時常大家討論,才能進益。」
近辯論 斟酌 爭論 商量 商酌 商議 研究
最近近義詞查詢:
美艷的近義詞(měi yàn)
體會的近義詞(tǐ huì)
描寫的近義詞(miáo xiě)
緊湊的近義詞(jǐn còu)
靜寂的近義詞(jìng jì)
考查的近義詞(kǎo chá)
統(tǒng)一的近義詞(tǒng yī)
日常的近義詞(rì cháng)
會堂的近義詞(huì táng)
運用的近義詞(yùn yòng)
耕作的近義詞(gēng zuò)
淡淡的近義詞(dàn dàn)
情緒的近義詞(qíng xù)
昏暗的近義詞(hūn àn)
特意的近義詞(tè yì)
本地的近義詞(běn dì)
實力的近義詞(shí lì)
公正的近義詞(gōng zhèng)
乘機的近義詞(chéng jī)
難題的近義詞(nán tí)
記錄的近義詞(jì lù)
聯(lián)合的近義詞(lián hé)
客人的近義詞(kè rén)
里面的近義詞(lǐ miàn)
奧秘的近義詞(ào mì)
更多詞語近義詞查詢
相關(guān)成語
- mì shí覓食
- rè píng héng熱平衡
- hù shēn lóng護身龍
- wú fǎ wú tiān無法無天
- tiān wài yǒu tiān天外有天
- guī fàn規(guī)范
- liáo liáo wú jǐ寥寥無幾
- shuāi luò衰落
- cè mǎ策馬
- bāo wéi包圍
- hēi hǎi hǎi xiá黑海海峽
- bù luò部落
- shí gǔ食蠱
- róng yù榮譽
- yāo qiú要求
- lǐ mò理末
- mìng zhòng命中
- qīng cǎo dòng青草峒
- huì yǎn會演
- shí shí kè kè時時刻刻
- cǎo rǎo草擾
- gǎi biàn改變
- wèng shēng wèng qì甕聲甕氣
- tí gōng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