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洋
詞語解釋
西洋[ xī yáng ]
⒈ ?指西方的歐美各國。
例所貨西洋珠。——明·崔銑《記王忠肅公翱三事》
西洋畫家。——蔡元培《圖畫》
西洋之圖畫。
英the West; the Western World;
引證解釋
⒈ ?南宋 始將今 南海 以西海洋及沿海各地稱為“西洋”。 明 永樂 至 宣德 鄭和 七次(一說八次)率領船隊遠航 南海,通稱下西洋。
引《三寶太監西洋記通俗演義》第九回:“西洋道路遙遠,崎嶇險峻,南朝的人馬寸步難行。”
清 魏源 《圣武記》卷八:“惟 明 則太監 鄭和,騁兵舶于西洋。”
向達 《論羅懋登著<三寶太監西洋記通俗演義>》:“鄭和 下西洋,前后七次,歷二十八年,足跡遍于 南洋群島,勢力遠至 非洲 東部,聲威所被,遂成為一般民間傳說的中心。”
⒉ ?指 歐 美 各國。
引清 薛福成 《分別教案治本治標之計疏》:“抑或俟武備日精,邦交日固,竟仿西洋限制之法。”
巴金 《秋》十一:“她喜歡讀 唐 人的詩和西洋小說的譯本。”
國語辭典
西洋[ xī yáng ]
⒈ ?我國西南方的南洋群島一帶。
引《明史·卷三〇四·宦官傳一·鄭和傳》:「永樂三年六月,命和及其儕王景弘等通使西洋。」
⒉ ?對歐美各國的泛稱。
引《紅樓夢·第五二回》:「姐姐那里常有那西洋貼頭疼的膏子,叫做『依弗哪』,找尋一點兒。」
英語the West (Europe and North America)?, countries of the Indian Ocean (traditional)?
德語Abendland (S)?, abendl?ndisch (Adj)?
法語Occident
最近近義詞查詢:
五色的近義詞(wǔ sè)
生活的近義詞(shēng huó)
守法的近義詞(shǒu fǎ)
煤油的近義詞(méi yóu)
同窗的近義詞(tóng chuāng)
賠償的近義詞(péi cháng)
宴會的近義詞(yàn huì)
太平的近義詞(tài píng)
物色的近義詞(wù sè)
考試的近義詞(kǎo shì)
大哥的近義詞(dà gē)
領先的近義詞(lǐng xiān)
斤斤計較的近義詞(jīn jīn jì jiào)
黎民的近義詞(lí mín)
發布的近義詞(fā bù)
調動的近義詞(diào dòng)
退回的近義詞(tuì huí)
勢力的近義詞(shì lì)
部署的近義詞(bù shǔ)
坐食的近義詞(zuò shí)
特效的近義詞(tè xiào)
發現的近義詞(fā xiàn)
興建的近義詞(xīng jiàn)
依照的近義詞(yī zhào)
吃緊的近義詞(chī jǐn)
更多詞語近義詞查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