蕩舟
詞語解釋
蕩舟[ dàng zhōu ]
⒈ ?以手推舟,行于陸地。《論語·憲問》:“南宮適問于孔子曰:'羿善射,奡蕩舟,俱不得其死然。'”何晏集解引孔安國曰:“奡多力,能陸地行舟。”邢昺疏:“蕩,訓推也,能陸地推舟而行。”一說,以舟船沖鋒陷陣。見清顧炎武《日知錄·奡蕩舟》。
⒉ ?劃船。
引證解釋
⒈ ?以手推舟,行于陸地。一說,以舟船沖鋒陷陣。見 清 顧炎武 《日知錄·奡盪舟》。
引《論語·憲問》:“南宮適 問於 孔子 曰:‘ 羿 善射, 奡 盪舟,俱不得其死然。’”
何晏 集解引 孔安國 曰:“奡 多力,能陸地行舟。”
邢昺 疏:“盪,訓推也,能陸地推舟而行。”
⒉ ?劃船。
引唐 劉禹錫 《采菱行》:“盪舟游女滿中央,采菱不顧馬上郎。”
1. 簸蕩船只。 《韓非子·外儲說左上》:“蔡 女為 桓公 妻, 桓公 與之乘舟,夫人蕩舟, 桓公 大懼。”
《淮南子·人間訓》:“蔡 女蕩舟, 齊 師大侵 楚。”
⒊ ?用水師沖鋒陷陣。
引《論語·憲問》:“羿 善射, 奡 蕩(盪)舟,俱不得其死然。”
顧炎武 《日知錄·奡蕩舟》:“古人以左右衝殺為盪,陳其鋭卒,謂之跳盪,別帥謂之盪主。”
⒋ ?劃船。
引南朝 梁元帝 《采蓮賦》:“妖童媛女,蕩舟心許。”
唐 李咸用 《橫塘行》:“紅綃撇水蕩舟人,畫橈摻摻柔荑白。”
元 倪瓚 《九日過彥行用韻》:“蕩舟煙景晚,舉盃當素秋。”
國語辭典
蕩舟[ dàng zhōu ]
⒈ ?劃船。也作「蕩舟」。
例如:「我們在湖上蕩舟,欣賞青山綠水,多愜意啊!」
⒉ ?用手移動船只,或陸地行舟。
引《論語·憲問》:「羿善射,奡蕩舟,俱不得其死然。」
最近近義詞查詢:
環境的近義詞(huán jìng)
石友的近義詞(shí yǒu)
手法的近義詞(shǒu fǎ)
結構的近義詞(jié gòu)
氣勢的近義詞(qì shì)
幼稚的近義詞(yòu zhì)
理會的近義詞(lǐ huì)
打擊的近義詞(dǎ jī)
經理的近義詞(jīng lǐ)
規劃的近義詞(guī huà)
矚目的近義詞(zhǔ mù)
先進的近義詞(xiān jìn)
正常的近義詞(zhèng cháng)
相等的近義詞(xiāng děng)
其后的近義詞(qí hòu)
眉目的近義詞(méi mù)
文明的近義詞(wén míng)
效力的近義詞(xiào lì)
今朝的近義詞(jīn zhāo)
增進的近義詞(zēng jìn)
應有盡有的近義詞(yīng yǒu jìn yǒu)
涉獵的近義詞(shè liè)
光顧的近義詞(guāng gù)
閭里的近義詞(lǘ lǐ)
發現的近義詞(fā xiàn)
更多詞語近義詞查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