搪突
詞語解釋
搪突[ táng tū ]
⒈ ?亦作“搪揬”。
⒉ ?冒犯;抵觸;接觸。
引證解釋
⒈ ?亦作“搪揬”。冒犯;抵觸;接觸。
引三國 魏 劉劭 《人物志·體別》:“是故彊毅之人,狠剛不和,不戒其彊之搪突,而以順撓厲其抗,是故可以立法,難與入微。”
晉 法顯 《佛國記》:“旃荼羅名為惡人,與人別居。若入城市,則擊木以自異,人則識而避之,不相搪揬。”
清 黃宗羲 《避地賦》:“誰謂莫來莫往兮,亦有麋鹿之搪揬。”
清 昭槤 《嘯亭雜錄·洪稚存》:“朱 正色曰:‘吾為君之師輩,乃敢搪突若爾?’”
國語辭典
搪突[ táng tú ]
⒈ ?冒犯、觸犯。也作「唐突」。
引《警世通言·卷四〇·旌陽宮鐵樹鎮妖》:「吾聞此畜,妖氣最毒,搪突其氣者,十人十死,百人百亡,須待時而往。」
近冒犯
⒉ ?失禮,冒昧的舉動。明·凌蒙初也作「唐突」。
引《紅拂記·第一出》:「小人們不知道,多有搪突,望老爺恕罪。」
英語variant of 唐突[tang2 tu1]
最近近義詞查詢:
技能的近義詞(jì néng)
無數的近義詞(wú shù)
健全的近義詞(jiàn quán)
忽略的近義詞(hū lüè)
手法的近義詞(shǒu fǎ)
矚目的近義詞(zhǔ mù)
根據的近義詞(gēn jù)
方才的近義詞(fāng cái)
種種的近義詞(zhǒng zhǒng)
下班的近義詞(xià bān)
各種的近義詞(gè zhǒng)
明明的近義詞(míng míng)
生果的近義詞(shēng guǒ)
不行的近義詞(bù xíng)
克服的近義詞(kè fú)
熱情的近義詞(rè qíng)
代替的近義詞(dài tì)
咄咄逼人的近義詞(duō duō bī rén)
飛行的近義詞(fēi xíng)
懲罰的近義詞(chéng fá)
昏暗的近義詞(hūn àn)
取締的近義詞(qǔ dì)
無聲無息的近義詞(wú shēng wú xī)
戀戀不舍的近義詞(liàn liàn bù shě)
應急的近義詞(yìng jí)
更多詞語近義詞查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