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衛之音
詞語解釋
鄭衛之音[ zhèng wèi zhī yīn ]
⒈ ?春秋·戰國時鄭·衛兩國的民間音樂。因不同于雅樂,曾被儒家斥為“亂世之音”。泛指淫靡的音樂。指靡麗的文風。
引證解釋
⒈ ?春秋 戰國 時 鄭 衛 兩國的民間音樂。因不同于雅樂,曾被儒家斥為“亂世之音”。
引《禮記·樂記》:“鄭 衞 之音,亂世之音也。”
⒉ ?泛指淫靡的音樂。
引《后漢書·循吏傳序》:“﹝ 光武 ﹞身衣大練,色無重采,耳不聽 鄭 衞 之音,手不持珠玉之玩。”
明 劉元卿 《賢奕編·家閑》:“出入無得入茶房酒肆,市巷之語、 鄭 衞 之音,未嘗一經於耳。”
⒊ ?指靡麗的文風。 北齊 顏之推 《顏氏家訓·文章》:“吾家世文章,甚為典正,不從流俗。
引梁 孝元 在藩邸時,撰《西府新文紀》,無一篇見録者,亦以不偶於世,無 鄭 衛 之音故也。”
參見“鄭聲”。解釋:鄭衛:指春秋時的鄭國和衛國。指春秋戰國時鄭、衛等國的民間音樂。出處:《禮記·樂記》:“魏文侯問于子夏曰:‘吾端冕而聽古樂,則惟恐臥;聽鄭衛之音,則不知倦。敢問古樂之如彼,何也?新樂之如此,何也?’”
國語辭典
鄭衛之音[ zhèng wèi zhī yīn ]
⒈ ?本指春秋戰國時鄭、衛等國的民間音樂,因儒家認為其音淫靡,不同于雅樂,故斥之為淫聲。也作「鄭衛之曲」、「鄭衛之聲」。
引《禮記·樂記》:「鄭衛之音,亂世之音也。」
《漢書·卷二二·禮樂志》:「惟世俗奢泰文巧,而鄭衛之音興。」
近濮上之音 靡靡之音
最近近義詞查詢:
默默的近義詞(mò mò)
化名的近義詞(huà míng)
興隆的近義詞(xīng lóng)
下降的近義詞(xià jiàng)
舒服的近義詞(shū fú)
微乎其微的近義詞(wēi hū qí wēi)
拚命的近義詞(pàn mìng)
生果的近義詞(shēng guǒ)
時興的近義詞(shí xīng)
盡頭的近義詞(jìn tóu)
造作的近義詞(zào zuò)
演奏的近義詞(yǎn zòu)
裸露的近義詞(luǒ lù)
觀察的近義詞(guān chá)
因而的近義詞(yīn ér)
技巧的近義詞(jì qiǎo)
威風凜凜的近義詞(wēi fēng lǐn lǐn)
夢想的近義詞(mèng xiǎng)
噴香的近義詞(pèn xiāng)
服務的近義詞(fú wù)
作對的近義詞(zuò duì)
可靠的近義詞(kě kào)
理論的近義詞(lǐ lùn)
究竟的近義詞(jiū jìng)
躲藏的近義詞(duǒ cáng)
更多詞語近義詞查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