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副其實
詞語解釋
名副其實[ míng fù qí shí ]
⒈ ?名稱與實質相合一致。
例名副其實的美洲印第安人。
英veritable; be sth.in reality as well as in name; be true to (worthy of) the name; the name matches the reality;
⒉ ?真正的,符合真實情況的。
例他和他的妻子是名副其實的老資格。
英real;
引證解釋
⒈ ?亦作“名符其實”。名稱或名聲與實際一致。
引清 陳康祺 《郎潛紀聞》卷六:“﹝ 武進 趙恭毅公 申喬 ﹞身后贈諡曰‘恭’曰‘毅’,洵名副其實矣。”
孫中山 《與段祺瑞書》:“使一切公僕各盡所能,以為人民服役,然后 民國 乃得名副其實矣。”
毛澤東 《一九五七年夏天的形勢》:“一定要克服個人主義、本位主義、絕對平均主義和自由主義,否則就不是一個名副其實的共產黨員。”
浩然 《艷陽天》第一〇三章:“他覺得,這次割麥子名符其實的是收獲勝利果實。”
國語辭典
名副其實[ míng fù qí shí ]
⒈ ?名聲或名稱與實際相符合。也作「名符其實」。
引《清史稿·卷四〇五·呂賢其傳》:「賢基品行端正,居官忠直,名副其實,即報可。」
《歧路燈·第九〇回》:「就是那禮部門口有名的,也要名副其實。」
近名下無虛
反名不副實 名過其實 名實難副 名存實亡 徒負虛名 徒有虛名 虛有其表 有名無實
最近近義詞查詢:
歷年的近義詞(lì nián)
分身的近義詞(fēn shēn)
真正的近義詞(zhēn zhèng)
書記的近義詞(shū jì)
動員的近義詞(dòng yuán)
果斷的近義詞(guǒ duàn)
趨勢的近義詞(qū shì)
指教的近義詞(zhǐ jiào)
合法的近義詞(hé fǎ)
穩定的近義詞(wěn dìng)
生活的近義詞(shēng huó)
經營的近義詞(jīng yíng)
分別的近義詞(fēn bié)
結草銜環的近義詞(jié cǎo xián huán)
主顧的近義詞(zhǔ gù)
文明的近義詞(wén míng)
安心的近義詞(ān xīn)
部門的近義詞(bù mén)
再現的近義詞(zài xiàn)
再接再厲的近義詞(zài jiē zài lì)
塑像的近義詞(sù xiàng)
干涉的近義詞(gān shè)
實在的近義詞(shí zài)
動人的近義詞(dòng rén)
重心的近義詞(zhòng xīn)
更多詞語近義詞查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