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語
詞語解釋
俗語[ sú yǔ ]
⒈ ?民間流傳的通俗語句。包括俚語、諺語及口頭常用的成語。
例故俗語曰:畫地為獄議不入,刻本為吏期不對。——《漢書·路溫鄶傳》
英flok adage; common saying;
引證解釋
⒈ ?民間流傳的說法。
引《史記·滑稽列傳》:“民人俗語曰‘即不為 河伯 娶婦,水來漂沒,溺其人民’云。”
⒉ ?通俗流行并已定型的語句。
引《漢書·路溫舒傳》:“故俗語曰:‘畫地為獄議不入,刻木為吏期不對。’”
《老殘游記》第十三回:“既是沒才的這們少,俗語説的好,‘物以稀為貴’,豈不是沒才的到成了寶貝了嗎?”
丁玲 《一九三一年春上海》之一:“那是因為‘主賢客來勤’。 蕭云 幾乎說出這句俗語來。”
⒊ ?方言土語。
引北魏 酈道元 《水經注·濡水》:“濡水 ……西北入 難河。‘濡’、‘難’聲相近, 狄 俗語訛耳。”
唐 劉知幾 《史通·雜說中》:“所以 晉 楚 方言、 齊 魯 俗語,六經諸子載之多矣。”
朱光潛 《藝文雜談·<但丁的“論俗語”>》:“他( 但丁 )所謂俗語,就是與教會所用的官方語言( 拉丁 )相對立的各國人民大眾所用的地方語言。”
⒋ ?指當地的習慣稱呼。
引《紅樓夢》第五五回:“這廳上也有一處匾,題著‘補仁諭德’四字;家下俗語皆只叫‘議事廳兒’。”
國語辭典
俗語[ sú yǔ ]
⒈ ?通俗流行的話語。
引《紅樓夢·第五七回》:「豈不聞俗語說的『萬兩黃金容易得,知心一個也難求!』」
《文明小史·第四五回》:「原來勞航芥自到了香港,在港督那里掛了號,管理訴訟等事,俗語就叫作律師。」
近鄙諺 俚語 俗諺
反雅語
最近近義詞查詢:
編制的近義詞(biān zhì)
黑白的近義詞(hēi bái)
竟然的近義詞(jìng rán)
失色的近義詞(shī sè)
對付的近義詞(duì fù)
生活的近義詞(shēng huó)
補藥的近義詞(bǔ yào)
輕松的近義詞(qīng sōng)
數目的近義詞(shù mù)
愛護的近義詞(ài hù)
發展的近義詞(fā zhǎn)
先鋒的近義詞(xiān fēng)
條目的近義詞(tiáo mù)
不合的近義詞(bù hé)
氣息奄奄的近義詞(qì xī yǎn yǎn)
大哥的近義詞(dà gē)
附近的近義詞(fù jìn)
干涸的近義詞(gān hé)
頻頻的近義詞(pín pín)
今天的近義詞(jīn tiān)
守正不阿的近義詞(shǒu zhèng bù ē)
承平的近義詞(chéng píng)
正大的近義詞(zhèng dà)
東主的近義詞(dōng zhǔ)
本來的近義詞(běn lái)
更多詞語近義詞查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