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書
詞語解釋
史書[ shǐ shū ]
⒈ ?歷史書:記錄歷史的文獻。
例據史書記載。
英historical records;
引證解釋
⒈ ?漢 稱令史所習之書,即當時通用的隸書。按, 顏師古 注引 應劭 謂指 史籀 所作大篆,非是。參閱 清 錢大昕 《三史拾遺·元帝紀》。
引《漢書·元帝紀贊》:“元帝 多材藝,善史書。”
⒉ ?記載歷史的書籍。
引晉 杜預 《<春秋經傳集解>序》:“周公 之垂法,史書之舊章。”
唐 劉知幾 《史通·因習》:“況史書者,記事之言耳。”
章炳麟 《論式》:“斯豈非崇信文集,異視史書之過哉!”
國語辭典
史書[ shǐ shū ]
⒈ ?記載歷史的書籍。
引《儒林外史·第三九回》:「卑弁在史書上看過,說這地方水草肥饒 。」
近史籍 史乘 史冊
⒉ ?漢代史官所習用的字體,即隸書。
引《漢書·卷九·元帝紀·贊曰》:「元帝多材藝,善史書。」
最近近義詞查詢:
演變的近義詞(yǎn biàn)
終止的近義詞(zhōng zhǐ)
興兵的近義詞(xīng bīng)
向導的近義詞(xiàng dǎo)
徹里徹外的近義詞(chè lǐ chè wài)
實施的近義詞(shí shī)
發生的近義詞(fā shēng)
建議的近義詞(jiàn yì)
全體的近義詞(quán tǐ)
損壞的近義詞(sǔn huài)
陌生的近義詞(mò shēng)
何況的近義詞(hé kuàng)
遭遇的近義詞(zāo yù)
質問的近義詞(zhì wèn)
依法的近義詞(yī fǎ)
壯年的近義詞(zhuàng nián)
依附的近義詞(yī fù)
考慮的近義詞(kǎo lǜ)
做聲的近義詞(zuò shēng)
閭里的近義詞(lǘ lǐ)
算無遺策的近義詞(suàn wú yí cè)
充斥的近義詞(chōng chì)
同道的近義詞(tóng dào)
強烈的近義詞(qiáng liè)
證據的近義詞(zhèng jù)
更多詞語近義詞查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