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得
詞語解釋
自得[ zì dé ]
⒈ ?自覺得意、開心。
例意氣揚揚,甚為自得。
悠然自得。——明·袁宏道《滿井游記》
英contented; self-satisfied; be pleased with oneself;
引證解釋
⒈ ?自己感到得意或舒適。
引《史記·管晏列傳》:“其夫為相御,擁大蓋,策駟馬,意氣揚揚,甚自得也。”
三國 魏 嵇康 《與山巨源絕交書》:“所謂達能兼善而不渝,窮則自得而無悶。以此觀之,故 堯 舜 之君世, 許由 之巖棲, 子房 之佐 漢,接輿 之行歌,其揆一也。”
宋 蘇軾 《岐亭》詩之一:“遠林草木暗,近舍煙火濕。下有隱君子,嘯歌方自得。”
⒉ ?自己有心得體會。
引《禮記·中庸》:“君子無入而不自得焉。”
《孟子·離婁下》:“君子深造之以道,欲其自得之也。自得之則居之安,居之安則資之深,資之深則取之左右逢其原,故君子欲其自得之也。”
國語辭典
自得[ zì dé ]
⒈ ?自覺得意。
引《史記·卷六二·管晏傳》:「其夫為相御,擁大蓋,策駟馬,意氣揚揚,甚自得也。」
近自滿
⒉ ?自得其樂。
引《文選·班固·東都賦》:「嗜欲之源滅,廉恥之心生,莫不優游而自得。」
《文選·潘岳·閑居賦》:「筑室種樹,逍遙自得。」
⒊ ?自得其道。
引《禮記·中庸》:「君子無入而不自得。」
漢·鄭玄·注:「自得謂所鄉不失其道。」
宋·程顥〈秋日偶成〉詩二首之二:「萬物靜觀皆自得,四時佳興與人同。」
⒋ ?自然獲得。
引《文選·李康·運命論》:「不求而自得,不徼而自遇矣。」
《文選·阮籍·詠懷詩一七首之六》:「求仁自得仁,豈復嘆咨嗟。」
英語contented, pleased with one's position
德語Unbeschwertheit (S)?
法語content de soi
最近近義詞查詢:
光頭的近義詞(guāng tóu)
美化的近義詞(měi huà)
藏匿的近義詞(cáng nì)
同學的近義詞(tóng xué)
興起的近義詞(xīng qǐ)
整頓的近義詞(zhěng dùn)
參見的近義詞(cān jiàn)
不可思議的近義詞(bù kě sī yì)
主犯的近義詞(zhǔ fàn)
槍斃的近義詞(qiāng bì)
害怕的近義詞(hài pà)
商場的近義詞(shāng chǎng)
活躍的近義詞(huó yuè)
晚年的近義詞(wǎn nián)
毫不的近義詞(háo bù)
素質的近義詞(sù zhì)
連接的近義詞(lián jiē)
源源不斷的近義詞(yuán yuán bù duàn)
本身的近義詞(běn shēn)
實在的近義詞(shí zài)
超級的近義詞(chāo jí)
調動的近義詞(diào dòng)
收藏的近義詞(shōu cáng)
維修的近義詞(wéi xiū)
兒歌的近義詞(ér gē)
更多詞語近義詞查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