茅屋
詞語解釋
茅屋[ máo wū ]
⒈ ?用蘆葦、稻草等苫蓋屋頂?shù)暮喡孔印?/p>
英thatched cottage; hut;
引證解釋
⒈ ?亦作“茆屋”。用茅草蓋的房屋。
引《左傳·桓公二年》:“清廟茅屋。”
杜預(yù) 注:“以茅飾屋,著儉也。”
唐 杜甫 《春日江村》詩之一:“茅屋還堪賦,桃源自可尋。”
唐 姚合 《將歸山》詩:“聞道舊溪茆屋畔,春風(fēng)新上數(shù)枝藤。”
清 王士禛 《池北偶談·談藝六·雞上木》:“日午吹煙絶,吟聲出茅屋。”
周立波 《山鄉(xiāng)巨變》上二:“他自己連茅屋都沒得住的,東飄西蕩,你到那里去找他?”
國語辭典
茅屋[ máo wū ]
⒈ ?用茅草所蓋的房屋。
引《三國演義·第一三回》:「駕至安邑,苦無高房,帝后都居于茅屋中。」
《儒林外史·第九回》:「到了一個村子,不過四五家人家,幾間茅屋。」
近草屋
反樓房
英語thatched cottage
德語H?uschen (S, Arch)?, Hütte (S, Arch)?, Strohhütte, Hütte mit Strohdach (S, Arch)?
法語chaumière
最近近義詞查詢:
獎賞的近義詞(jiǎng shǎng)
違反的近義詞(wéi fǎn)
細(xì)心的近義詞(xì xīn)
逃之夭夭的近義詞(táo zhī yāo yāo)
灰暗的近義詞(huī àn)
果然的近義詞(guǒ rán)
孩子的近義詞(hái zǐ)
愛護的近義詞(ài hù)
自命不凡的近義詞(zì mìng bù fán)
動聽的近義詞(dòng tīng)
趕早的近義詞(gǎn zǎo)
不同的近義詞(bù tóng)
盡頭的近義詞(jìn tóu)
遺作的近義詞(yí zuò)
自食其力的近義詞(zì shí qí lì)
何況的近義詞(hé kuàng)
面目一新的近義詞(miàn mù yī xīn)
下手的近義詞(xià shǒu)
怎么的近義詞(zěn me)
實力的近義詞(shí lì)
支持的近義詞(zhī chí)
事先的近義詞(shì xiān)
考慮的近義詞(kǎo lǜ)
草稿的近義詞(cǎo gǎo)
前途的近義詞(qián tú)
更多詞語近義詞查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