伏誅
詞語解釋
伏誅[ fú zhū ]
⒈ ?被處死刑。
英be executed;
引證解釋
⒈ ?被處死。
引《戰國策·秦策三》:“臣非有所畏而不敢言也,知今日言之於前,而明日伏誅於后,然臣弗敢畏也。”
《史記·淮南衡山列傳》:“淮南王 安 甚大逆無道,謀反明白,當伏誅。”
《資治通鑒·后唐明宗天成元年》:“魏王 繼岌 軍還 武連,遇敕使,諭以 朱友謙 已伏誅。”
清 蒲松齡 《聊齋志異·鐘生》:“過數日,相傳罪人已得,伏誅訖。夫妻相慶。”
國語辭典
伏誅[ fú zhū ]
⒈ ?伏法、受死。
引《大宋宣和遺事·利集》:「蔡修亦以復辟之謗伏誅。童貫初貶惡州居住,量移郴州。」
《三國演義·第三回》:「何進謀反,已伏誅矣。」
近伏法 受刑
最近近義詞查詢:
感動的近義詞(gǎn dòng)
復雜的近義詞(fù zá)
美化的近義詞(měi huà)
如期的近義詞(rú qī)
撙節的近義詞(zǔn jié)
特長的近義詞(tè cháng)
煤油的近義詞(méi yóu)
出色的近義詞(chū sè)
轟動的近義詞(hōng dòng)
個人的近義詞(gè rén)
生果的近義詞(shēng guǒ)
禮品的近義詞(lǐ pǐn)
投機取巧的近義詞(tóu jī qǔ qiǎo)
抗命的近義詞(kàng mìng)
平等的近義詞(píng děng)
打通的近義詞(dǎ tōng)
何況的近義詞(hé kuàng)
娘舅的近義詞(niáng jiù)
進出的近義詞(jìn chū)
取締的近義詞(qǔ dì)
實在的近義詞(shí zài)
引領的近義詞(yǐn lǐng)
恢復的近義詞(huī fù)
東瀛的近義詞(dōng yíng)
而且的近義詞(ér qiě)
更多詞語近義詞查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