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山之石

詞語解釋
他山之石[ tā shān zhī shí ]
⒈ ?他,本作“它”。《詩·小雅·鶴鳴》:“它山之石,可以為錯。”又:“它山之石,可以攻玉。”錯:琢玉之具;攻:琢治。別的山上的石頭,可用來琢磨玉器。后以“他山之石”比喻可取以為法,幫助自己提高、改進的學習對象。
引證解釋
⒈ ?本謂別國的賢才也可用為本國的輔佐,正如別的山上的石頭也可為礪石,用來琢磨玉器。后因以“他山之石”喻指能幫助自己改正錯誤缺點或提供借鑒的外力。
引《詩·小雅·鶴鳴》:“它山之石,可以為錯。”
毛 傳:“錯,石也,可以琢玉。舉賢用滯,則可以治國。”
鄭玄 箋:“它山喻異國。”
又:“它山之石,可以攻玉。”
毛 傳:“攻,錯也。”
明 李贄 《復陶石簣》:“生因質弱,故儘一生氣力與之敵斗,雖犯眾怒,被謗訕,不知正是益我他山之石。”
魯迅 《集外集拾遺補編·<中國杰作小說>小引》:“外國文學的翻譯極其有限,連全集或杰作也沒有,所謂可資‘他山之石’的東西實在太貧乏。”
國語辭典
他山之石[ tā shān zhī shí ]
⒈ ?比喻借助外力,改正自己的缺失。參見「它山之石,可以為錯」條。
引唐·楊烱〈唐昭武校尉曹君神道碑〉:「托無愧之銘,跋涉載勞于千仞,訪他山之石,東西向逾萬里。」
近參考之資
最近近義詞查詢:
眾目睽睽的近義詞(zhòng mù kuí kuí)
黑色的近義詞(hēi sè)
草野的近義詞(cǎo yě)
表白的近義詞(biǎo bái)
占據的近義詞(zhàn jù)
體恤的近義詞(tǐ xù)
失色的近義詞(shī sè)
消沉的近義詞(xiāo chén)
補藥的近義詞(bǔ yào)
生機的近義詞(shēng jī)
平穩的近義詞(píng wěn)
動亂的近義詞(dòng luàn)
念念不忘的近義詞(niàn niàn bù wàng)
謀取的近義詞(móu qǔ)
商場的近義詞(shāng chǎng)
普通的近義詞(pǔ tōng)
可有可無的近義詞(kě yǒu kě wú)
信仰的近義詞(xìn yǎng)
清醒的近義詞(qīng xǐng)
傳播的近義詞(chuán bō)
教師的近義詞(jiào shī)
陌生的近義詞(mò shēng)
正經的近義詞(zhèng jīng)
進出的近義詞(jìn chū)
信任的近義詞(xìn rèn)
更多詞語近義詞查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