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例
詞語解釋
常例[ cháng lì ]
⒈ ?常規;慣例。
⒉ ?“常例錢”的略稱。
引證解釋
⒈ ?常規;慣例。
引《晉書·賈充傳》:“至於 周 之 公旦,漢 之 蕭何,或豫建元子,或封爵元妃,蓋尊顯勛庸,不同常例。”
《北齊書·樊遜傳》:“才高不依常例?!?br />《水滸傳》第三八回:“往常時,但是發來的配軍,常例送銀五兩?!?br />清 平步青 《霞外攟屑·掌故·端肅案》:“惟以國計民生為念,豈能拘守常例。”
⒉ ?“常例錢”的略稱。參見“常例錢”。
引《京本通俗小說·拗相公》:“若或洩漏風聲,必是汝等需索地方常例,詐害民財?!?br />《二刻拍案驚奇》卷二六:“舊規但是老爹們來,只在省城住下,寫個諭帖,知會我們開本花名冊來,秀才廩銀中,扣出一個常例,一同送到。”
《說岳全傳》第七回:“他們可有常例送來么?”
國語辭典
常例[ cháng lì ]
⒈ ?常規、慣例。
引《北齊書·卷四五·文苑傳·樊遜傳》:「愔曰:『才高不依常例?!惶刈嘤弥??!?br />《水滸傳·第三八回》:「往常時,但是發來的配軍,常例送銀五兩。」
近老例 慣例
反破例
⒉ ?按慣例收取的小費。
引《京本通俗小說·拗相公》:「若或泄漏風聲,必是汝等需索地方常例,詐害民財?!?br />《精忠岳傳·第七回》:「那中軍因不曾送得常例與他,叫我們過了三日再去?!?/span>
最近近義詞查詢:
不詳的近義詞(bù xiáng)
為所欲為的近義詞(wéi suǒ yù wéi)
迎合的近義詞(yíng hé)
隨意的近義詞(suí yì)
力求的近義詞(lì qiú)
以至的近義詞(yǐ zhì)
向上的近義詞(xiàng shàng)
有聲有色的近義詞(yǒu shēng yǒu sè)
路程的近義詞(lù chéng)
幼稚的近義詞(yòu zhì)
日常的近義詞(rì cháng)
滔滔不絕的近義詞(tāo tāo bù jué)
普遍的近義詞(pǔ biàn)
不由得的近義詞(bù yóu de)
頭頭是道的近義詞(tóu tóu shì dào)
搜尋的近義詞(sōu xún)
骯臟的近義詞(āng zàng)
民心的近義詞(mín xīn)
年輕的近義詞(nián qīng)
地方官的近義詞(dì fāng guān)
密切的近義詞(mì qiè)
合股的近義詞(hé gǔ)
可有可無的近義詞(kě yǒu kě wú)
清醒的近義詞(qīng xǐng)
花草的近義詞(huā cǎo)
更多詞語近義詞查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