降服
![降服](http://m.wangrui19258.cn/d/file/titlepic/cidian123356.png)
詞語解釋
降服[ xiáng fú ]
⒈ ?謂脫去上服以示謝罪。
⒉ ?猶降物。謂穿素服。
⒊ ?舊制。喪服降低一等為“降服”。如子為父母應(yīng)服三年之喪,其已出繼者,則為本生父母降三年之服為一年之服。
引證解釋
⒈ ?降服(xiáng fú)投降順服,使投降順服。
引《漢書·宣帝紀(jì)》:“夏五月, 羌 虜降服。”
《東周列國志》第四回:“我等為他戍守,以拒 晉 兵,他又降服 晉國,顯得我等無功了。”
巴金 《長生塔》:“因?yàn)榛实鄣耐湟呀?jīng)使鄰國降服了。”
⒉ ?制服,使馴服。
引蕭三 《祖國十年頌》:“他們很不習(xí)慣,他們實(shí)在驚慌:中國 人竟會(huì)當(dāng)家,團(tuán)結(jié)得如鐵如鋼,戳穿了紙制老虎,降服了狐貍妖精。”
浩然 《艷陽天》第八五章:“馬之悅 根本沒往心里裝這個(gè),因?yàn)樗薪捣@個(gè)胖女人的辦法;天一亮,這里的一切風(fēng)波果然都云消霧散了。”
降服(jiàng fú)1.謂脫去上服以示謝罪。 《左傳·昭公十三年》:“既復(fù),王問 犫 櫟,降服而對(duì),曰:‘臣過失命,未之致也。’”
杜預(yù) 注:“降服,如今解冠也。謝違命。”
楊伯峻 注:“此降服亦請(qǐng)罪之表示,當(dāng)同去上服之義,非 漢 晉 之免冠也。”
⒊ ?猶降物。謂穿素服。參見“降物”。
引《左傳·文公四年》:“楚 人滅 江,秦伯 為之降服,出次,不舉,過數(shù)。”
杜預(yù) 注:“素服也。”
《左傳·成公五年》:“山有朽壤而崩,可若何?國主山川。故山崩川竭,君為之不舉,降服,乘縵,徹樂,出次,祝幣,史辭以禮焉。”
杜預(yù) 注:“降服,損盛服。”
楊伯峻 注:“即不著平常華麗衣服。”
⒋ ?舊制。喪服降低一等為“降服”。如子為父母應(yīng)服三年之喪,其已出繼者,則為本生父母降三年之服為一年之服。
國語辭典
降服[ jiàng fú ]
⒈ ?釋服謝罪。
引《左傳·僖公二十三年》:「公子懼,降服而囚。」
晉·杜預(yù)·注:「去上服自拘囚以謝之。」
⒉ ?衣著樸素。
引《左傳·文公四年》:「楚人滅江,秦伯為之降服,出次,不舉,過數(shù)。」
晉·杜預(yù)·注:「降服,素服也。」
《國語·晉語五》:「故川涸山崩,君為之降服,出次,乘縵,不舉。」
⒊ ?舊時(shí)指喪服降低一等為「降服」。如子女為父母服三年之喪,若已過繼給他人,則對(duì)于親生父母只服一年之喪。
降服[ xiáng fú ]
⒈ ?投降、屈服。
引《漢書·卷八·宣帝紀(jì)》:「夏五月,羌虜降服。斬其首惡大豪楊玉、酋非首。」
《后漢書·卷一·光武帝紀(jì)上》:「朕奮兵討擊,應(yīng)時(shí)崩解,十余萬眾束手降服。」
近投降 投誠 屈服 征服
反反抗
英語to yield, to surrender
德語Submission; (xiangfu !)? sich ergeben, kapitulieren (S)?
法語se rendre, capituler
相關(guān)成語
- bǎi bǎo百寶
- tú lì圖例
- tiē jìn貼近
- jué míng決明
- hù dòng互動(dòng)
- zōng zhǔ quán宗主權(quán)
- jí sè kōng即色空
- nèi liú liú yù內(nèi)流流域
- shēng bīng聲兵
- yī xún依循
- xiū gǎi修改
- tóng shēng童聲
- tài píng jūn太平軍
- lù jī路基
- lù yí賂遺
- zhèn dǎ zhèn陣打陣
- chuán méi傳媒
- dà suàn大蒜
- mài kè麥克
- gùn zi棍子
- qiáng shì強(qiáng)市
- huà chí化馳
- huí yìng回應(yīng)
- zuò gěng作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