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莽
詞語解釋
草莽[ cǎo mǎng ]
⒈ ?叢生的雜草。
例零落同草莽。——晉·陶淵明《歸園田居》
英a thick growth of grass;
⒉ ?偏僻的鄉間;落后愚昧之地。
例乃令重黎舉夔于草莽之中而進之。——《呂氏春秋·慎行論》
身居草莽。
英wildness; uncultivated land;
引證解釋
⒈ ?草叢。亦指草木叢生的荒原。
引《左傳·昭公十二年》:“昔我先王 熊繹 辟在 荊山,篳路藍縷以處草莽。”
宋 張端義 《貴耳集》卷上:“燕、趙、青、齊 之野皆成草莽。”
清 唐甄 《潛書·恤孤》:“嬰兒之委於草莽者,不知其數矣。”
曹禺 《原野》第三幕:“隱約看出眼前昏霧里是多少年前磨場的廢墟,小圓場生滿半人高的白蒿,笨重的盤磨衰頹地睡在草莽上。”
⒉ ?草野;民間。與“朝廷”、“廊廟”相對。
引《孟子·萬章下》:“孟子 曰:‘在國曰市井之臣,在野曰草莽之臣,皆謂庶人。’”
趙岐 注:“民會於市,故曰市井之臣;在野居之曰草莽之臣。”
宋 歐陽修 《新春有感寄常夷甫》詩:“豈若 常夫子,一瓢安陋巷。身雖草莽間,名在朝廷上。”
明 方孝孺 《后樂齋記》:“伊尹 在草莽而思致其君於 唐 虞,非為夸大之論也,道當爾也。”
范文瀾 蔡美彪 等《中國通史》第三編第一章第四節:“不過,我所部將帥,都是出身草莽,我一離開,他們就會互相吞并,大業更無望了。”
⒊ ?比喻平庸,輕賤。常用作謙辭。
引《紅樓夢》第三三回:“那 琪官 現是 忠順王爺 駕前承奉的人,你是何等草莽,無故引逗他出來,如今禍及於我!”
⒋ ?指平庸、輕賤的人。
引明 宋濂 《故資善大夫方公神道碑銘》:“臣一介草莽,亦安敢自絶於天地?”
國語辭典
草莽[ cǎo mǎng ]
⒈ ?田野、草野。
引晉·陶淵明〈歸園田居〉詩五首之二:「常恐霜霰至,零落同草莽。」
唐·戴叔倫〈和河南羅主簿送校書兄歸江南〉詩:「草莽人煙少,風波水驛長。」
近草澤 草野
⒉ ?退居鄉野,而不做官。
引《孟子·萬章下》:「在國曰市井之臣,在野曰草莽之臣。」
唐·李頎〈送陳章甫〉詩:「腹中貯書一萬卷,不肯低頭在草莽。」
⒊ ?比喻盜賊。
例如:「草莽流寇」。
英語a rank growth of grass, uncultivated land, wilderness
法語broussailles, brousse, terre en friche, désert, lieu sauv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