避重就輕
詞語解釋
避重就輕[ bì zhòng jiù qīng ]
⒈ ?躲開重要的,承擔次要的,也指回避要害問題,只談無關重要的。
英avoid the heavy and choose the light; choose esier way;
引證解釋
⒈ ?謂避開較重的責任,揀輕的承擔。
引《唐六典·工部尚書》:“少府監匠一萬九千八百五十人,將作監匠一萬五千人,散出諸州,皆取材力強壯,技能工巧者,不得隱巧補拙,避重就輕。”
《大明律附例》卷四:“凡軍民驛灶醫卜工樂諸色人戶,并以籍為定,若詐冒脫免,避重就輕者,杖八十。”
徐特立 《紀念“五四”對青年的希望》:“如果避重就輕,棄難擇易,則將一事無成。”
亦作“避重逐輕”。 《元典章·兵部三·站戶別投戶事》:“各站額設車正貼人戶,有近上富實,有丁力站戶,避重逐輕,或弟或兄,擅自將本戶分房家口。”
⒉ ?謂躲開要害問題,只談次要的事。
引《紅樓夢》第一〇二回:“想是忒鬧得不好,恐將來弄出大禍,所以借了一件失察的事情參的,倒是避重就輕的意思,也未可知。”
清 吳熾昌 《客窗閑話續集·義盜》:“我因盜黨採花,必敗,避重就輕,故認此案。”
草明 《乘風破浪》第十五章:“他不敢無保留地揭發 老馮,只是避重就輕,因此他也受到同志們的嚴肅的批評。”
國語辭典
避重就輕[ bì zhòng jiù qīng ]
⒈ ?避開艱難繁重的工作或責任,而選擇輕松容易的。或指避開主要的問題,而只談些無關緊要的事。
引《紅樓夢·第一〇二回》:「恐將來弄出大禍,所以借了一件失察的事情參的。倒是避重就輕的意思也未可知。」
《文明小史·第六回》:「稟帖上,又說柳知府許多壞話。說他如何疲軟,等到鬧出事來,還替他們遮掩,無非避重就輕,為自己開脫處分地步。」
近避實擊虛
最近近義詞查詢:
原理的近義詞(yuán lǐ)
京都的近義詞(jīng dū)
智慧的近義詞(zhì huì)
分身的近義詞(fēn shēn)
不然的近義詞(bù rán)
呈現的近義詞(chéng xiàn)
大作的近義詞(dà zuò)
大體的近義詞(dà tǐ)
課本的近義詞(kè běn)
后來的近義詞(hòu lái)
隔斷的近義詞(gé duàn)
借口的近義詞(jiè kǒu)
奮勇的近義詞(fèn yǒng)
適宜的近義詞(shì yí)
全體的近義詞(quán tǐ)
抵觸的近義詞(dǐ chù)
回來的近義詞(huí lái)
飾演的近義詞(shì yǎn)
裁員的近義詞(cái yuán)
靜靜的近義詞(jìng jìng)
斤斤計較的近義詞(jīn jīn jì jiào)
塑像的近義詞(sù xiàng)
中午的近義詞(zhōng wǔ)
暗流的近義詞(àn liú)
場所的近義詞(chǎng suǒ)
更多詞語近義詞查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