勒巴溝巖畫位于玉樹州境內的通天河畔。沿著通天河畔的一條山徑來到這里,會使你同時產生兩種截然不同的情緒體驗:通天河的喧囂、壯闊和勒巴溝巖畫的靜謐、神圣。
青海境內發現的巖畫多以動物個體形象為主,只有玉樹勒巴溝巖畫散發出濃郁的宗教文化的神秘氣氛...
群果扎西灘位于玉樹藏族自治州雜多縣海拔5200多米的雜納榮草原,雜曲河之源。群果扎西灘藏語意即吉祥的水頭。草原四周群山上的許多小溪像倒懸在天際的珍珠項鏈,順著沖激而成的冰槽汩汩而下,向著草原中部的群果扎西灘流去。
這些小溪在群果扎西灘繞過3...
鬼斧神工天然六子真言,乃嘉瑪在本地藏語中意為百座神山之首領,相傳乃嘉瑪山本為一個法力高強的蛇妖,危害人間。蓮花生大師來到此地后,將蛇妖收服,用蛇妖腦汁在山下寫下了六字真言,以此永鎮蛇妖,不能危害人間,在蓮花生大師的點化下,蛇妖化作神山成為佛...
布喀達坂峰,又稱新青峰,海拔6860米,位于昆侖山中段阿爾格山東端與博卡雷克塔山西頭交接處,為新疆、青海的界山。布喀達坂峰,維吾爾族語意為“野牛嶺”,四周分布著28座海拔逾五千公尺之姊妹峰,布喀達坂峰高聳于群峰之上,與東面的一座6851米高...
當卡寺由巴查道代在1190年左右創建,至今已有八百多年歷史。寺內供奉巴查道代上師杜松欽巴贈予他一白色大法螺、一尊容貌與巴查道代本人相同的佛像和白色觀音石像三件鎮寺之寶。
傳說,當卡寺的建造,是都穆曲杰巴查道代受其上師杜松欽巴的囑咐,至康地結...
格薩爾王登基臺遺址地處青海省玉樹藏族自治州曲麻萊縣麻多鄉扎加灘,該遺址背靠一處小山坡上,系用厚石板筑成,臺長1.8米、寬1.4米、高2米,頂端是一塊3平方米的平整巨石,高臺用石料約15噸。...
賽巴寺,全稱“太慶大吉楞”,漢譯為大乘昌隆洲,該寺為薩迦寺院,其特色主要建有名俗宗教文化展覽館。有青藏高原珍稀動物的標本和康巴名俗用品及各種宗教文物等收藏的各種物品近萬件,對考察和研究康巴地區藏族文化歷史及名俗風情等有一定幫助,并具有較高的...
格薩爾王廣場是玉樹州府結古鎮所在地,裝修得很華麗。漢族人的華麗裝修往往伴著闊氣,而藏族人的華麗裝修往往伴著色彩的堆積,格薩爾王廣場周邊的房子,色彩豐富、艷麗,完全不在意是否太過搶眼,只管把大量的色塊堆在一起,的確起到很鮮艷的效果。...
玉樹抗震救災紀念館是玉樹災后重建的“十大標志性建筑”之一,于2012年4月10日開工,2013年10月30日完工,紀念館用地面積約為5776平方米,其中遺址占地面積約498平方米,由地震遺址、紀念館主體及感恩廣場三部分組成。
紀念館建筑分地...
通天河是長江源頭干流河段,位于青海省的玉樹藏族自治州境內,自長江源沱沱河、當曲匯合點的治多縣西部的囊極巴隴起,流經青海省治多縣、曲麻萊縣、稱多縣、玉樹市4縣市,至青海省玉樹州的玉樹市區結古鎮西巴塘河口為止,以下始稱金沙江。
通天河全長800...
三江源自然保護區位于青藏高原腹地,青海省南部,西南與西藏自治區接壤,東部與四川省毗鄰,北部與青海省蒙古族藏族自治州都蘭縣相接。總面積36.6萬平方公里,包括17個縣市,占青海省土地總面積的43.88%。
三江源自然保護區是中國面積較大的自然...
拉布寺,藏語稱“嘎登郭囊謝舟派吉楞”,意為“具喜顯密講修興旺洲”。位于縣治南20公里處,在今拉布鄉拉司通(亦名拉莎梅朵塘)學群溝口的嘉日僧格昂卻山(獅子躍空山)山麓。溝腦有格拉山,寺后有葉熱公嘉山,寺前有瑪嘉山,均為該寺神山。...
巴塘天葬臺位于離玉樹州府所在地結古鎮20多公里的文成公主廟的東南山坡上,占地約10畝,主要建筑有大小佛塔數座、小經堂,“轉經輪”堂、“更仁”佛堂、施尸臺以及供僧俗群眾閉關誦經用的幾十間房屋。
巴塘天葬臺是公元1100年由藏傳佛教直貢噶舉派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