延安是中國革命的圣地,清涼山是新中國新聞出版事業的搖籃。延安新聞紀念館就位于延安城區清涼山南麓,是全國唯一的新聞事業專題紀念館。
紀念館由中宣部、廣電總局、新華社、人民日報社、新聞出版總署等部門(單位)共同籌資修建而成,館內陳列分五個單元,...
吳起鎮革命舊址包括毛澤東舊居、張聞天舊居等。1935年10月19日,中共中央率領中央紅軍經過二萬五千里長征,到達陜北吳起鎮,勝利地結束了中央紅軍的長征。
黨中央到達這里后,毛澤東指揮紅軍打勝了吳起鎮“切尾巴”戰斗,殲滅了尾隨中央紅軍進入蘇區...
南泥灣革命舊址位于延安城東南45公里處。南泥灣是中國共產黨軍墾事業的發祥地,是南泥灣精神的誕生地。百年前,這里人煙稠密,水源充足,土地肥沃,生產和經濟都十分繁榮。到了清明中期,清統治者挑起回漢民族糾紛,互相殘殺,使這里變成野草叢生、荊棘遍野...
文安驛古鎮文化園總占地面積27公頃,在保持陜北古村落肌理風貌基礎上,以文安驛古驛站為核心,以原生村民社區為延伸,立足古鎮風貌保護,彰顯底蘊文化特色,將文安驛打造為集名品住宿、特色餐飲、主題文化展示和人文體驗、藝術家寫生基地于一體的復合型旅游...
中國大陸首口油井位于延長縣城西石油希望小學操場,延長油礦的前身“延長石油官廠”,創建于1905年,是中國陸上開發較早的油田,迄今已有近百年的歷史。
陜北有石油,較早見之于東漢著名歷史學家班固(公元32~92年)所著的《漢書地理志》中載道:“...
洛川民俗博物館位于洛川縣城北,是一組按照清代民居風格復原的四合院式建筑。宅院中既有陜北常見的窯洞,也有關中農村的瓦房。始建于1985年,占地面積4畝,建筑面積約1800平方米,主體建筑按照清代民居風格復原修建。
該館收藏各類民俗文物三千余件...
中國人民抗日大學(簡稱“抗大”)紀念館,位于延安市北二道街原抗大舊址?!翱勾蟆笔窃诳谷諔馉帟r期,由中國共產黨創辦的培養軍事和政治干部的學校。其前身是“紅軍大學”,1937年初改為此名,校址在延安,毛澤東任抗大教育委員會主席,他為抗大規定了“...
寶塔山,位于延安城區中心,因為山上建有寶塔而得名,寶塔始建于唐代,明代重修。寶塔山是中國革命圣地延安的重要標志和象征,也是游覽延安的必到之地。
“幾回回夢里回延安,雙手摟定寶塔山”,是著名詩人賀敬之的名句,它熱情的謳歌了寶塔山在中國人民心目...
勞山森林公園位于甘泉縣城南30公里東溝鄉村直羅溝內,總面積52萬畝,森林覆蓋率80%以上,現先期開辟出核心公園2.9萬畝,主溝縱深達30余公里。公園以森林資源為主體,以自然景觀及人文景觀為依托,是集森林旅游觀光、娛樂休閑為一體的省級森林公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