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樸位于桑耶寺東北15華里的納瑞山腰,海拔4300米,青樸夏無酷暑,冬無嚴寒,是一座理想的避暑御寒山莊,沿途的路面又非常適合進行徒步旅行,這里不僅僅是朝圣者的圣地,作為旅游者得到的樂趣要多很多。
“青”指這里的青氏家族,“樸”是山溝上部之意...
新措,是在巴松措里面的一個湖,巴松措的開發已經很多年,“東方瑞士”的名頭叫得四方皆知。而新措,知道它的人還很少,想來需走路兩小時以上才能抵達也阻擋了相當一部分景點游熱衷者。但凡了解的人都會說:新措之美太值得去徒步露營。而且,這世上的路若都是...
40號冰川位于西藏山南浪子卡縣與日喀則康馬縣交界處、不丹邊境附近。從Google實景地圖俯瞰,即冰舌較長的那一個,經證實“40號冰川”的名字是某網友隨意興起,而后名聲大噪,并非科考命名。冰川由一群戶外愛好者于2016年在一次探路中無意發現,...
位于西藏聶拉木縣與定日縣的交界處,海拔7367米,四周布滿了冰峰和夾在其間的冰雪坡、冰川、冰塔林等。冰坡上不時發生雪崩、冰崩、滾石和裂縫,再加上惡劣的氣候,為登山造成了極大困難。登山的好時節是4—5月和10—11月。1987年10月26、2...
西藏自治區山南地區貢嘎縣轄鎮。位于縣境西北部,北鄰拉薩市曲水縣,南與浪卡子縣相望,距縣城吉塘鎮41千米。江塘,系藏語“遼闊的平壩”之意。江塘鎮曾用名江當,主要寺廟有扎多寺。另有羊卓雍錯、加桑丘日山等名勝游覽地,其中加桑丘日山在西藏歷史上被稱...
松贊干布墓北瀕瓊結河,南距芒松芒贊墓54米。兩墓方位一致,都為北偏東60度,此墓封土結構較為復雜,由土、木、草、扁石構成。高13.4米,建筑非常宏偉。原來封土頂上建有一座古廟“鐘木贊拉康”,“文革”中被拆除,是為祠堂而用的,供有松贊干布、文...
“干尸洞”,也有人稱它“萬人坑”。洞口盡容一個人進去。這個洞口也是被人挖出來的。洞里森森白骨間,都是鎧甲的殘片和暗紅的箭鏃,它們和人的某些筋骨,粘連在一起。成了一灘灘分辨不清的粘合物,像是角化了的血液。有些骨頭附著已經干枯的皮肉。這就是一種...
扎葉巴寺是寧瑪派(紅教)寺院,西藏四大隱修地之一。始建于公元7世紀,距今已有1500年的歷史,是吐蕃贊普松贊干布為其愛妃芒薩赤尊公主所建的修行神廟之一,后來幾經擴建,形成了現在緊緊嵌于崖縫壁間的扎葉巴寺。較大的特色是以洞立寺,洞寺合一。與四...
岡巴拉雪山,即甘巴拉山,藏語的意思就是“無法超越的山”,位于西藏雅魯藏布江與羊卓雍錯間的拉軌崗日山的鞍部,是前藏與后藏的習慣分界線,是浪卡子縣與貢嘎縣界山。風景名勝岡巴拉雪山景觀:四周山巒起伏,一眼望去,綿綿的山川與浩瀚的藍天在地平線的盡頭...
青藏高原舊稱青康藏高原(北緯25°~40°,東經74°~104°)是亞洲中部的一個高原地區,它是世界上較高的高原,平均海拔高度在4000米以上,有“世界屋脊”和“第三極”之稱。青藏高原實際上是由一系列高大山脈組成的高山“大本營”,地理學家稱...
東壩地處怒江峽谷中,海拔2000余米,四季分明,素有“左貢小江南”的美譽。這里民風古樸,人們熱情樸實,性格極為奔放。這里的建筑高大,設計精妙,做工精細,風格獨特,外觀雄偉壯觀、里面富麗堂皇,猶如宮殿,在左貢昌都地區乃至整個西藏堪稱一絕。左貢...
吉如拉康寺位于西藏自治區乃東縣結巴鄉。始建于西藏吐蕃王朝第五代贊普赤德祖丹時期(704~755年)。寺廟建筑座西朝東,占地0.0982公頃,分南北兩部分。南側是寺院的主體部分,由釋迦佛堂、佛堂前的集會堂,及轉經回廊組成,并沿中軸線對稱布置:...
藏北草原是指西藏北部遼闊的高原,在那曲境內主要指羌塘大草原。 羌塘,是中國五大牧場之一,位于昆侖山脈、唐古拉山脈和岡底斯山脈之間,它不僅是野生動植物的天堂,同時也是一個具有豐厚沉積層的文化沃土。風景名勝藏北草原景觀:在那一望無際的草原上,到...
當惹雍錯是苯教徒心目中的神湖。從尼瑪縣先向西南,大約8千米后轉入向左的岔口,再向南約80千米,翻過一個5000多米的山口,便可以進入當惹雍錯湖盆。當惹雍錯位于一個深陷的湖盆底部,它與當惹雍錯相毗鄰。實際上當窮錯與當惹雍錯是在同一個湖盆之內,...
波羅古澤位于江達縣波羅鄉境內,金沙江支流扎曲河兩岸,距縣城約50公里。這里青山綠水,森林面積大,林木品種多,尤其是用于刻經板的樺木是這里特有的樹種。波羅一帶能獨立刻經板的熟練藝人有一百多人,現藏于四川德格印經院的經板主要是這里刻工的杰作。該...
卡久寺位于山南地區洛扎縣拉康鎮背后的森林群峰中,海拔約3996米,寺廟雄居在一座山頭,居高臨下。此處植被茂盛、漫山鮮花,風景秀麗,氣候宜人,真可謂鳥語花香、山清水秀,讓人有種置身于人間天堂的感覺。
此地山水花木多顯現著天然的佛教圣跡,既有天...
雙湖地處恰其阿依特山南坡中山帶,喀納斯西岸,北西走向,呈橢圓狀。由兩個狹長和小湖串聯構成,長1200米,寬度不等,一般在300米左右,面積1.4平方公里。湖周圍是阿勒泰山南坡特有的森林帶,湖水來自恰其阿依特冰川消融的冰川水和當地降水,匯聚成...
八宿嘎學巖畫位于八宿縣城以西5公里處的巴冬村牧場上。這里山勢高大,坡大路陡,交通極為不便,騎馬快行約需一天。整個巖畫是在一塊巨大巖石上雕鑿的。巖畫內容既有單個的圖案,如人物、動物、日、月、塔、藏文字母,也有組合的圖案,如張弓射箭、騎馬的人、...
乃旦寺位于昌都類烏齊縣加桑區雨扎鄉烏入村東南約二百米高的山上,寺廟四面山巒遍布著蔥綠的樹木,吉曲河水西流,景色宜人。“乃旦”在藏語中為羅漢之意,因北面的多宗山猶如十六尊羅漢而得名。乃旦寺由大伏藏掘藏師覺久林巴建于1820年,建筑風格為藏式平...
海拔4200米左右的三色湖位于西藏昌都地區的邊壩縣邊壩鎮境內,湖奇景亦美:一個湖群三個湖卻有三種不同的色彩,黃、白、黑,湖色各異,此為奇哉!雪山、森林、綠草如茵,飛瀑直下,云霧繞山間,清澗石上流,此為美哉!
白湖藏語稱“錯嘎”,湖色灰白,綠...
文布北村,這個依山傍湖的村莊是文布南村的姊妹村。有人戲稱文布北村也有圣托里尼的風格,可是親歷過以后才發現,文布北村確實有得天獨厚的異域風格,面對當穹錯,背靠山巒,建筑層層疊疊,村里道路曲折婉轉。...
南迦巴瓦峰也叫那木卓巴爾山,藏語意為“天上掉下來的石頭”,有“眾山之父”之稱。位于雅魯藏布江大拐彎的南側,是林芝、墨脫、米林的界山,處于喜馬拉雅山和念青唐古拉山的會合處。南迦巴瓦峰是喜馬拉雅山東端至高峰,海拔7782米,高度排在世界第15位...
獅泉河又名森格藏布,系印度河的上游。流經藏西北干旱高寒區,全長430公里,流域面積2.7萬平方公里,年徑流量約7億立方米。發源于岡仁波齊峰北側,源頭海拔5164米,為冰緣地帶,下游流入荒漠區。途經革吉、獅泉河鎮等地,在扎西崗與支流噶爾藏布匯...
嘉措拉山口,也稱定日界,這里也是珠峰國家自然保護區的山口,巨大的保護區標牌豎立在公路上,無數的經幡迎風飄揚。嘉措拉山口5248米,水泥標高牌上掛滿了五彩經幡。海拔4000米以上植被稀少,天空細膩柔軟,山地粗礪堅硬。視野的上半部是純凈的瓦藍色...
與淡水的圣湖一路相隔的是咸水湖拉昂錯(Lhanagtso,又名Rakshas,4573米)。拉昂錯湖水呈深藍色,相當咸。周圍沒有植物、沒有牛羊,死氣沉沉,沒有生機,人稱“鬼湖”。一條狹長的小山丘把瑪旁雍錯和東側的拉昂錯分開,有一道水渠(Ga...
申扎自然保護區位于那曲申扎縣附近,建立于1993年。這里是鳥的樂園。聚居的鳥類有120多種,景象異常壯觀。這里還是我國較高較大的黑頸鶴保護區和繁殖地。申扎自然保護區正處于羌塘內流區南部大湖密集的寬廣湖盆地帶,眾多湖泊均為發育于岡底斯山北麓斷...
納木那尼峰,藏語稱之為“圣母之山”或“神女峰”,位于普蘭縣境內,高7694米,是喜馬拉雅山的主要高峰之一。它就坐落在瑪旁雍錯旁邊,隔湖與北面的岡仁波欽峰遙遙相對。納木那尼峰方圓約200平方千米,主要有六條山脊。山脊線上有數10座6000米以...
扎西半島,也叫吉祥愛情島,是納木錯較大的半島,也是游覽納木錯重要的景點。扎西半島上有扎西寺(扎西,藏語意為吉祥的意思),至今仍香煙繚繞,暮鼓晨鐘。這是個由石灰巖構成的約10平方公里的半島。由天湖水侵蝕,分布著許多幽靜的巖洞,形成了獨特的喀斯...
本酒店溫泉地處西藏芒康縣曲孜卡鄉政府境內,面對滔滔的瀾滄江。在這里可游覽別具一格、素有“西藏江南”之稱的田園風光,給人一種融入大自然、回歸田園生活的溫馨感覺。...
在墨竹工卡縣,位于318國道旁一個村莊邊上,名為強巴敏久林。他出生地甲瑪鄉,甲瑪意為百里挑一的富地,古時為群山環繞、水草豐足的圣地。據說,在松贊干布的父親當政的時候,這里曾建有強巴敏居宮,松贊干布就出生在這座宮殿里。如今,這座傳說中的宮殿已...
賽卡古托寺位于西藏自治區洛扎縣城以南50公里處。座西向東,平面呈方形,外有圍墻環繞,東西長98米,南北寬48米。寺內主殿為被稱為噶哇久尼的大佛殿,寺內正中有九層高,達28米的碉樓,樓頂用金頂,另有僧舍等建筑。公元1080年前后,由西藏著名佛...
拉薩游樂園是由西藏林氏娛樂有限公司投資修建的投份制企業。是集幼兒 教育、餐飲、娛樂、休閑于一體的大型游樂場所,占地面積40余畝。
該公司為了社會的公益事業,解決西藏孩子入托難,特別是北郊片區無幼兒園的困難,經市教體委批準,于1999年成立了...
以保護云杉高產林及其它珍稀植物和珍稀動物為目的,位于縣城扎木以西22公里,保護區東西寬約12公里,南北長約24公里,總面積4600公頃。其中森林面積2800多公頃,森林覆蓋率達61%以上。保護區內林木生長速度、持續生長期和單位蓄積量遠遠超過...
在洛扎縣境。由西藏著名苦行僧米拉日巴于北宋熙寧十年(107年)修建。據載,起初其師馬爾巴要他修建三角形的房屋,修了大半,令其拆掉。繼又要他修建半圓形的房屋,當快要完工的時候,馬爾巴又令其拆除。幾經拆修,后建成現存碉樓式的樓房。原高9層,現存...
位于山南地區昌果溝,屬新石器時代遺址。遺址長約500米,寬約300 米,總面積達18萬平方木。經過對遺址邊緣試掘,獲得了磨制石器、細石器和打制石器標本300余件及大量陶片。陶片中可辨器形有侈日圈足碗、侈日罐、鏤孔窩柄器等,陶器紋飾有網紋、弦...
展佛臺,是扎什倫布寺內較高的建筑。...
太昭古城,原名江達,位于拉薩-林芝公路的左側,距拉薩僅200多公里,是川藏古道及青藏古道中路、東路的交匯點(所以這里又稱為唐番古道驛站),也是一個重要的驛站,在唐代時成為西藏的重要城鎮之一,元朝即開始設立驛站,清朝時更是成為國家邊疆的重中之...
座落在日喀則拉孜縣歐布瓊山山腰處,海拔4600米。始建于公元十二世紀,由貢巴·土杰尊珠主持修建。該寺曾有二萬多名僧人,在歐布瓊山上有二千多處修行洞和坐禪房,并修建了一座“萬佛一見得解塔”,塔高約27米,塔型呈“時輪壇城”,有108個門、10...
加拉貝里峰遙望著南迦巴瓦的雪山。在通麥大橋上可以同時看到這兩座神山。...
西藏色林錯黑頸鶴國家自然保護區位于西藏自治區西北部的藏北高原,地理坐標為東經87°46′~91°48′,北緯30°10′~32°10′之間,屬野生動物類型自然保護區。保護區面積總1 893 630hm2,其中核心區面積713 920hm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