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順縣轄鄉。縣內林業基地之一。建國時屬玉西鄉,1952年劃分玉西、九峰2鄉,1956年2鄉合并,仍為玉西鄉,1958年稱玉西管理區,1962年改公社,1983年析建九峰公社,1984年復改鄉,1992年玉西鄉并入。位于縣境東部,東北鄰蒼南縣...
位于玉甑峰山腰上截之下,洞口呈弧形環卷,高曠瑰奇,如長虹跨于其間。洞深36米,高廣40余米。洞內天然石壁分隔為東、西兩石室,洞中尚有應天洞,曲折幽深,舉目仰視,上有一線長達數十丈,微露天光。李少和在此修煉羽化,稱集真觀,又稱玉甄觀。《大宋天...
位于溫州市龍灣區境內,距離市區中心僅16公里,總面積11平方公里。因“溪石皆玉色”而聞名,碧溪幽谷,飛瀑深潭,蒼崖夾峪,孤峰峭壁,石柱疊巖,分金鐘瀑、瑤溪瀧、鐘秀園、龍崗山和千佛塔五大景區,共100余個景點,尤以幽谷金鐘、水石同蹤、鐵壁潭影...
集明王峰之水,從石槽飛濺而下,長300余米,是南雁蕩山較長的瀑布,唐代薛正明《游南雁蕩》詩中有“半空高掛龍湫瀑,萬仞宏開金石城”,可見這里唐代已經開發,留下不少名人游蹤。...
在水頭鎮西北3公里的風臥鄉,中共浙江省*次黨代會會址之一。省委書記劉英同志曾寓居于此,現為省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東宗祠堂位于巖頭鎮巖頭村南端。1932年5月23日,國民黨省防軍于此殺害紅十三軍官兵22人,雷高聲等7人被押解至溫州殺害,制造了聞名全國的“東宗慘案”。舊址為晚清四合院式木構建筑,坐南朝北,占地1200平方米。...
巖頭鎮前,有三座山峰,形似芙蓉花開而得名。其主峰"南巖",相傳南宋末代皇帝趙炳就是從此峰跳下自殺的地方,頗有點"江南景山"的味道。芙蓉三冠也稱芙蓉三崖,地處芙蓉古村西面的山上,三崖皆峭拔高聳,凌空矗立,其石色皆白里透紅,倒映山下清清溪水中,...
龍湖位于福溪下游,從塞根潭上去不遠,因湖形像龍而得名。1958年,龍湖口筑了一條高50米,長80米的大壩,建成福溪水庫。龍湖的面積也因此擴大,湖長5公里多;湖的寬度不等,寬的近1000米;湖的深淺不一,深的達40多米。湖的容水量為2000余...
方洞位于靈巖,生得整而不欹,洞內有三處滴泉,積水可飲。洞口有百余米的棧道,在絕壁中架起,險峻非常,許多人不敢嘗試,近年筑以欄桿,才有安全之感。...
棕櫚灣地處蒼南縣黃金海岸線境內,距縣城五十公里,地處蒼南黃金海岸線上*的一段,北距赤溪鎮七公里,東瀕大海,南距漁寮大沙灘十公里,西靠鶴頂山。因古時滿山遍野的棕櫚樹而得名棕櫚灣,又名棕利頭。
棕櫚灣旅游度假景區是集觀光、娛樂、休閑、度假為一體...
寨寮溪的溪流,蜿蜒曲折,時湍時緩;溪而依山順勢,忽開忽合;溪水碧波蕩漾,清澈明凈;溪畔綠洲石灘,竹樹搖曳;兩岸群山逶迤,翠谷縱橫,既有“小橋流水人家”的江南田園風光,又不乏濃郁的浙南山鄉野趣。人們總結寨寮溪有四靈,四靈是花巖疊翠、九珠凝碧、...
是建溪的主流(1990年經福建省閩江流域規劃開發管理委員會勘察確定),發源于北部武夷山脈和仙霞嶺支脈處的浦城縣忠信鄉雁塘村蘇州嶺(柘嶺)。源頭海拔1870米,源流為柘溪,流經忠信、仙陽、萬安,至南浦溪。南浦溪在浦城境內流經蓮塘、大石溪、觀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