勝金口千佛洞位于吐魯番市以東40公里的勝金口。千佛洞屬高昌故城系列的佛教建筑之一,始于唐代,建筑規(guī)模龐大,到20世紀初時,仍有12座寺院。經斯坦因等劫掠后,損壞嚴重。現殘存洞窟10個,發(fā)現有回鶻文壁畫及回鶻文題記,山下附屬建筑中還出土有婆羅...
吐峪溝,位于鄯善縣境內,東距吐魯番市約55公里。這里曾經是佛教和伊斯蘭教的圣地。它是西部頗具神秘色彩的地方,是世界多種著名宗教歷史文化的交匯地。風景名勝吐峪溝大峽谷民俗文化旅游區(qū),古稱為丁谷。該景區(qū)一直以險、峻、奇、幽而著稱。它主要由峽谷風...
2001年5月,吐魯番市投資2400萬元興建起一條長達2000米的青年路葡萄長廊步行街,這條步行街把吐魯番市分成了東西兩方,成為了吐魯番市的中軸線。長廊兩側的柱子用鋼筋水泥建造,中間用水泥梁相接。長廊的地面是由大理石鋪成的,據說這是西北地區(qū)...
吐峪溝麻扎村位于吐峪溝大峽谷南溝谷,是新疆*的維吾爾族村落。它分布在綠塔聳立的清真大寺四周,約有百十戶人家。麻扎村內的麻扎是吐魯番地區(qū)唯一的“麻扎”。“麻扎”是阿拉伯語的音譯,意思是“圣徒墓”。吐峪溝又被稱為東方麥加。
進入麻扎村,就進入了...
坎兒井是勞動人民為了提高自身的生存能力,根據本地氣候、水文特點等生態(tài)條件,創(chuàng)造出來的一種用于截取地下潛水來進行農田灌溉和居民用水的地下水道工程。 新疆大約有坎兒井1600多條,分布在吐魯番盆地、哈密盆地、南疆的皮山、庫車、和北疆的奇臺、阜康...
交河古村具有深厚的維吾爾歷史文化底蘊,向世人展示著吐魯番濃郁的民俗風情和交河的歷史文化,是一座大型博物院群。古村所在的雅爾果勒村有著數百年的歷史,景區(qū)內維吾爾民俗陳列館與傳統(tǒng)民居交相輝映,立體地展示了維吾爾人歷史變遷、生產勞動、民居建筑、風...
新疆大漠土藝館,位于吐魯番市的火焰山,由絲路古堡、萬佛宮、鄉(xiāng)土藝術陳列館、唐僧殿、牛王洞等幾部分組成,占地3萬平方米。...
屬唐代護路烽燧,位于火焰山北麓一條干涸河道兩側,有小路通遺址旁。七泉湖薩依烽燧為古代穿越火焰山通道上的重要遺址,現外表呈梯形,分上下兩層,每層又分左右兩室,在臺階可登上層了望周圍景觀。...
位于吐魯番市東面42公里的二堡、三堡鄉(xiāng),是古代高昌城鄉(xiāng)官民的公共墓地,大約形成于公元3-8世紀,距今有1700多年歷史。古墓群,東西長5公里,南北寬2公里,占地10平方公里。墓葬按家族種姓分區(qū)埋葬,以天然礫石為界,區(qū)域分明。阿斯塔那墓形制為...
吐魯番坎兒井民俗園是由新疆德隆公司和辰野株式會社共同投資2000多萬元開發(fā)興建的,位于吐魯番市亞爾鄉(xiāng),距市中心僅三公里。民俗園包括:坎兒井、坎兒井博物館、民俗街、民居賓館、葡萄園等。它將具有悠久歷史的坎兒井和具有民族特色的庭院式民居賓館融為...
迪坎鄉(xiāng)位于火焰山南麓,縣城西南角65公里,北臨魯克沁鎮(zhèn),西與達浪坎接壤,東臨庫木塔格沙漠,是進入羅布泊和礦山的村落。
風景名勝迪坎鄉(xiāng)景點:迪坎兒溫泉位于進入樓蘭,羅布泊的迪坎兒鄉(xiāng)老迪坎村。現有溫泉一個,水流量為40-50m3/h, 水恒溫為...
高昌城奠基于公元前一世紀,是西漢王朝在車師前國境內的屯田部隊所建。故城遺址坐落在吐魯番市東面約四十公里的哈拉和卓鄉(xiāng)所在地附近,北距火焰山南麓的木頭溝溝口(勝金口)約6.5公里,東距鄯善縣城約55公里,1961年3月,被國務院首批公布為全國重...
雅爾湖古墓群位于交河故城溝西臺地上,與交河城一溝之隔。整個墓區(qū)為一狹長臺地,墓葬群面積較大,達10萬平方米。僅于50年代發(fā)掘過3座墓葬,發(fā)現陪葬文物500余件。主要有陶器、壓花金片飾物、銅花瓣飾物、晶石紅串珠、開元通寶、波斯銀幣等,確定墓葬...
蘇公塔又名額敏塔,是一座造型新穎別致的伊斯蘭教古塔,它是新疆境內現存較大的古塔,位于吐魯番市東南2千米許一處開闊的空地上,塔的南面就是安樂古城遺址。蘇公塔全是用一式的灰黃色磚砌成的圓形巨塔,塔高44米,基部直徑10米。塔門入口處有兩通陰刻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