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瑩故居,位于市區寺巷內。深巷古屋,回廊小院,實為昔日故居一部分,后裔姚永概曾辟此為“慎宜軒”。舊時院落有竹、梅點輟其間,清麗雅潔,前軒有聯云:“門臨青竹邀君子,窗有紅梅見故人”。故居為木構架抬梁建筑,撐拱承檐,兩坡屋面,青灰小瓦,“井”字...
位于安徽天柱山。皖水自雷公井至杜埠一段的別稱,全長約10公里,河寬平均300余米,九灘十八灣,河床淺顯,鵝卵遍布,水流湍急,浪花進濺。兩岸青山滴翠,竹木參天,環境清新,幽雅宜人,是乘竹筏游覽的理想地方。...
位于安徽省潛山縣天柱山鎮風景村境內,現存唐(公元618年-907年)至民國(公元1912年-1949年)歷代石刻400余方,以宋代(公元960年-1279年)石刻較多。題刻作者達數百余人,可查考者不下百人,唐代李德修,宋朝王安石、黃庭堅、蘇...
船形石縱臥天柱山景區內虎頭崖下的溪流中。長20余米,高闊均10余米,如一艘船只擱淺在溪澗之中。溪水從石下奔流而過。石頂有明嘉靖年間羅文博題刻的大字....
神秘谷,在天池峰南,又稱司元(玄)洞。天柱山較神秘處堪稱神秘谷,一是因谷奇,二則自古就有許多神秘傳奇故事。神秘谷石由龍宮、迷宮、逍遙宮等組成,自龍吟虎嘯崖入口,穿過五指峰,緊傍飛來峰,環繞銜珠峰,直達渡仙橋,全長400多米,落差100多米。...
天柱山西北面的龍潭鄉萬澗村,群山環繞,蒼松翠竹,溪流飛瀑,相映成趣,環境幽雅。該村楊氏宗祠內,有座古樸典雅的古戲樓,人們稱之為“萬澗古戲樓”。它好似鑲嵌在天柱山峰嶺幽谷間的璀燦明珠。古戲樓始建于清乾隆初年。道光十九年(公元1839年)、民國...
講學園,位于桐城市桐城古城區北大街講學園巷內,為明代理學大師方學漸設帳講學舊址。歷史文化方學漸(公元1600年前后在世),字達卿,號本庵。其長子大鎮為明萬歷年間著名理學家,曾孫方以智更是稱頌古今的一代人杰。方學漸自幼聰穎,10歲能文。及大,...
原名高河埠火車站,從2000年10月就更名為“安慶西站”,是合九鐵路干線上的重要樞紐站,客流量大,輻射范圍廣,被稱為合九鐵路上的“小阜陽”,可見其交通地理位置之重要。...
后山景區東起長洼崗,西界黃梅尖,南自蓮崖、和平大排,方圓16.8平方公里。暫未完全開發。該景區林郁山清,植被完好。大片的林海,古樹參天;大片的竹海,綠云萬畝。聽松濤泉琴,望云游峰動;宿草蓬,食野炊,更入大自然野趣之意境。...
菱湖風景區位于安徽省安慶市城市中心,包含菱湖公園,蓮湖公園,皖江公園和文化廣場四大景區,共由五個湖泊組成,分別是菱湖、蓮湖、小菱湖、東湖、西湖,其中東湖和西湖并稱為大湖。...
飛來峰在“龍吟虎嘯崖”的西端,一峰獨立入云,峰頂巨石如蓋,渾身石骨,淺淺的水痕遍布全身,這就是天柱山第三高峰——飛來峰。它海拔1424米,整座山峰為一整塊巨石構成,頂有一石長約3丈有余,圍長30余丈,高丈余,渾圓如蓋壓在頂峰,似從天外飛來,...
位于安徽省宿松縣境內長江中,與對岸江西彭澤縣的彭浪磯隔江相望,每年汛期時四面環水,孤峰如柱,兀立大江,有“長江絕島”之稱。小孤山山勢峭拔,地勢險要,自古為兵家必爭之地,號為“楚塞吳關”,至今尚有古炮臺、烽火臺等遺跡,歷代名人吟詠流傳甚多。山...
2013年五一小長假前夕大龍窩纜車建成并投入使用,不僅一舉解決了以往旅游旺季排隊擁堵的窘境,還為游客打開了天柱山久未開啟的“西大門”,領略“藏在深閨人未識”的原生態景區——大龍窩景區的風情,而且還為進入主峰景區打開了一條較為快捷的通道,為游...
薛家崗遺址位于潛山縣王河鎮永崗村,南離王河鎮4公里,東距潛水200米,是一處以新石器時代遺存為主的古文化遺址。遺址為高約3米的橢圓形河谷臺地,面積6萬平方米。1979年至2002年省文物部門曾在此六次發掘,面積約3000平方米,發現房基、灰...
安徽安慶孔雀東南飛文化園以愛情為主題,集歷史文化旅游和觀光休閑旅游于一體,主要分為五個功能區。園內自然景點十多個,古文化舊址多處。永鎮寺大佛殿的重建落成,為孔雀東南飛文化旅游又增添了新的亮點。...
天柱山神秘谷共有大洞三處,其中一處即為龍宮。...
仙桃石,位于天柱山回獅峰東南的步道旁,高約10余米,周約30余米,上銳中豐下削,色澤殷赤。夕陽下,頂微現紅光,猶似熟透的山桃。...